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大司马 > 第46章:宫筵(三)

第46章:宫筵(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而惠盎却亲自将其送到城门口,随后才前往王宫。

在经过宫人的通报后,惠盎见到了宋王偃。

“今早,我那位贤弟便已离开,回到城外其家族的军队去了。”拱了拱手,惠盎对宋王偃说道。

杀害了他兄长蒙伯的滕虎,是为了保护滕国的子民;而引发了这场战争的宋王偃,则是为了使宋国变强,这两者,究竟错在哪方?

还是说,他两者其实都没有错,错在这个“道亏”的世道?

不知不觉间,他竟是想了一宿。

待等天亮后,蒙仲在知会过蒙虎几人后,便向惠盎提出了告辞,准备返回城外的族军。

见蒙仲今日气色有些不佳,惠盎亦猜到可能昨晚没有睡好,毕竟他觉得,以宋王偃那番赤裸裸的言辞,对于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来说,冲击不可谓不大。

在旁,惠盎听到这里皱了皱眉,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而此时,却见宋王偃拍了拍蒙仲的肩膀,正色说道:“小子,寡人允许你憎恨着寡人,恨我者这世上千千万万,又岂是独有你一个?……待过些日子,你跟随王师抵达滕国后,你要仔细看看滕人,若我宋人不求自强,今日的滕人,即是宋人日后的下场。”

说罢,他一挥袍袖,负手而去。

惠盎拱手相送,而蒙仲则目视着宋王偃离开。

不得不说他此刻的心情很是复杂,因为他发现宋王偃也并非是像宋辟公那样的昏君,反而是一位极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攻伐滕国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即指抢夺滕国的宝物或者女子,而是为了使宋国变得更强盛,无需再向齐、楚等两国摇尾乞怜。

更别说蒙仲还是道家弟子。

道家弟子外出磨砺心性,一般都会对世道充满好感,认为世俗充斥美好的事物,结果当他们看到世俗的丑恶时,就难免会气愤填膺,甚至与愤世嫉俗,以至于最终像庄周那般隐居。

于是,他叮嘱蒙仲道:“昨晚大王说的那些话,你莫要太放在心上,但……但多少也要放些在心上。”

以蒙仲的聪慧,当然能听懂惠盎这隐晦的提醒。

在惠盎府山用过早饭后,蒙仲、蒙虎与他们五名族人,便向惠盎告辞离开。

“阿仲。”

惠盎在旁的提醒,打断了蒙仲的思绪:“天色已晚,你我也先回府上吧。”

“嗯。”

蒙仲点点头,在离开前忍不住又瞧了一眼宋王偃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跟上了惠盎。

当晚在惠盎府上的客房内,蒙仲躺在卧榻上辗转反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