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谍海孤雁 > 第638章 协议

第638章 协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过林默这么一解释,虽然没解答他的问题,但好在让他弄清楚了收集种子的紧要,还算让他满意。

见刘德鸣点头,林默赶忙换个话题道:“二哥,麻的医疗用途,你也可以寻下林家,林家和我外公家组建了一家医药公司,你可以跟他们合作开发这方面的应用。

另外,公司将来要开展的国外业务,也可以寻求林家的协助,林家已在筹备在国外开展投资,等你的公司走上正轨,林家手上应该有了大量国外人脉渠道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一来,国内大部分地域麻种植已经没落,而这个没落的过程,总会伴随着品种的逐渐消失,就像你们那,随麻用途的变少,肯定只会种还在使用的品种,其他的麻品种肯定会面临着弃种失传。

二来,随着交通、沟通的日渐进步,作物种子的流通范围会变广、速度会变快,于种植者而言,他们肯定更倾向于种植高产质优的品种,从而造成原品种消亡。

但对于育种者而言,虽然他们所追求的成果也是高产质优,但并不是种植者那么粗浅,对于他们,每一个品种,其内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育种价值。

因为有些品种隐匿优势,种植者是不在乎或察觉不到的,例如某些低产的品种,其根系很发达,能适应不同的土质,亦或是具备了抗寒耐热,抗旱耐涝得优点。

这样的优良特性,很多种植者是不会在意的,只要有种更高产,又能适应当地环境土质的品种传播到,他们就能轻易抛弃原种。

又交流了会儿,见刘德鸣没有问题了,便询问道:“二哥,你们那边现在麻种植是个什么情况?真的一点儿不种了?还是怎么说?”

“嗯……”刘德鸣细细考虑了下,解释道:“跟江南其他地方比好不了多少,但也还是有人种,像什么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还有种不出什么粮的山沟山洼,也还会种上一些。

麻制品在生活中还是普遍存在的,像纳鞋底、制绳、编渔网等,大的成产业的麻纺没了,但各地也还存在一些织麻户,生产白事用的粗麻布、蚊帐一类东西,农户还是习惯少量种一点,或自用,或售卖补贴家用。”

“那情况还好……”林默松了口气,虽然有预见会是这种情况,但没确认前,林默还是有些担心。

“二哥,还有件事儿需要你去做,就是收集麻种,范围尽量广一些,别只局限于你们当地。

但这样的品种对于育种者就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有可能靠着这品种跟其他高产品种结合,培育出根系更发达更高产适应不同土质的品种,抗寒耐热高产的品种,抗旱耐涝高产的品种等等。

而像咱们之前谈到的抑菌抗菌性,不同品种之间也很可能存在着高下,而这就更是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分辨的。

所以说,收集种质资源这活,越早开展越好,至于怎么收集,前期干脆团着眼睛搞,不同人家的、不同地方的,不管是种的还是野生的,找到的就都收集备份。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安装最新版。】

等麻纺公司走上正轨,你再组织一些专业的人收集、繁育、保管种质资源,或者干脆等种子公司筹备妥当后,委托给种子公司。”

麻是中国最古老的纺织原料之一,几千年的种植下来,不知演化出了多少品种,这些都是珍贵的种质资源,未来能有大用。

林家这边,正准备筹备一个对农作物、牲畜、家禽等进行育种的公司,你可以联系一下,到时出资委托它们为你进行麻种选育。”

“这个……”刘德鸣皱着眉头迟疑了下,问道:“收集种子倒是没问题,但要怎么个收集法?主要是不同品种要怎么个界定法?用什么依据来分?”

“这个嘛…我还真说不清…”

林默有些尴尬的回应了句,继而解释道:“不过我知道种质资源于选育而言有多重要和珍贵,而且这事越早进行越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