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捡到一只始皇帝 > 第四百一十章 秦汉最大的区别

第四百一十章 秦汉最大的区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开垦耕地是为了让百姓们有充足的农田,修建道路也是为了方便大众...”,赵括不能请求这个时代的官吏将百姓们当作父母来看待,但是起码该将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啊,都说汉朝继承了秦的制度,而唯一不同的是,汉朝在施行律法治理的同时,加入了一些道德关怀。

汉朝最先成立了对待孤儿寡母,贫苦百姓的救济制度,对官吏的要求是爱民,然后才是才干,汉朝的太守们但凡是被人称赞,史书留名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他们离开的时候,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哭着送别,请求他留下来,汉朝的太守们将百姓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当作是最高的荣誉。

可是在秦国,嘿,你这个黔首还敢呼朋唤友的离开乡里聚集在一起送人?来人啊,抓起来剃胡子!!

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就是汉朝对比秦朝的一种进步,赵括如今想要做的,就是推动这种进步,如今开始渐渐放开对百姓的太多限制,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就可以通过宣讲道德,普讲律法的形式,实现“本以霸王道杂之”的政治体系。

秦汉相隔那么近,可是政治差别真的是十分巨大,看似两者的制度都是一样的,可实际上,两者所要求的东西完全不同,秦国是彻头彻尾的律法治国,不讲半点人情味,官吏们紧皱着眉头,所有的一切都是秩序井然,就如冰冷的秦兵马俑那样,皱着眉头,看着前方,等待着君王的命令。

赵括生长在赵国,赵国的百姓过的很贫穷,在小小的马服内,大家却过的很开心,有帮助大家修东西的杜,有帮助驱逐鬼神的平公,大家互帮互助,在结束了一整天的繁忙之后,孩子们在道路上玩耍,年轻人则是角抵,或者聊起曾见过的女孩,老人们坐在一起吹嘘着自己的孩子们。

在秦国,赵括就不曾见过这样的场景。

首先,这些行为在秦国是犯法的,其次,秦国有连坐法,秦国的律法规定,一个里内有人犯法,他的邻居若是没有及时举发他,就要连坐...家里丈夫犯法,妻不告发就要连坐...为了避免连坐,大家平日里都是暗自提防,小心翼翼,别说什么乡邻人情,就是你晚上去小便,你邻居可能都会惊醒,然后偷偷看你是不是要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

秦国这样的制度好吗?当然好,自从商君施行连坐法,检举法,分责法之后,秦国治安大好,没有人再敢胡作非为,百姓们老老实实的,不敢聚集起来谈论秦国制度的不好,不敢成为朋友来庇护对方,就连夫妻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说错话,就被家里人给告发到官府去。

这就让秦国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赵括来到秦国之后,将饭菜端到邻居家里,看到邻居们惊恐的眼神,他就发现两个国家的不同...秦国不太鼓励这样的串门...赵括与吕不韦就此谈论,两人都认为,这样的苛刻的管理适合战争时期,可是不太适用于太平岁月,两人就因此打开了一些缺口,给与百姓最基本的娱乐活动,允许他们外出,聚集,交友。

带着一种强烈的震撼,而继承了他制度的汉朝,汉朝的最高治国理念却是孝,汉朝每一代天子的谥号都是要加孝字,以表现汉朝是以孝治理国家。最初的汉朝,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是废除了秦的苛刻治理,给与百姓们修养的时日,没有开始自己的治国理念,直到一位温和的年轻人从代来到长安,继承了天子之位。

减少律法的条条框框,不至于因为几句牢骚就被抓起来修长城。

将律法的惩罚内容改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这样小小的变化,在老秦人的土地上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最初,百姓也不敢出来,到后来,他们小心翼翼的出去散步,互相拜访,渐渐的,他们也就不再像从前那样拘束,在乡野县城,常常能见到几个老头坐在一起吹嘘自己当初跟武安君作战的功勋,吹嘘自己儿子的爵位。

只是在南阳,原先的情况没有半点的好转。

辛梧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律法是不再禁止,而他的做法就是不禁止,可是也不鼓励。赵括便也不再顾及,直接将自己沿途所看到的说了出来,他说道:“您在南阳做的还是不错的,耕地不断的增加,道路平坦...四通八达,可问题是,作为南阳的太守,您应该要像父母那样对待南阳的百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