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48章 艺术品和野心(求月票!)

第248章 艺术品和野心(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多天前鲁计彰接到一份从国内拍来的电报,要求他购买几十幅油画,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西北要购买这些欧洲画家画的油画,介理鲁计彰还是忠诚的去完成国内交付的任务。

在询问过法国的一些画行之后,鲁计彰才知道为什么国内会让自己亲自负责此事,原因很简单,国内开出的那一百多幅油画的名单,大都是从18世纪以来的知名画家所做。其中大都被法国的上流社会的收藏家收藏,中华商社之中,能够接触到这一类人的也只有鲁计彰。

“鲁先生,您知道吗?每当我在观看此画时,都会忍不住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在他的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这幅画在三十年前,刚刚被创做出来的时候连200法郎都无人问津,可是在十五年前,我买下它的时候,却花费了足足10万法郎!这也许就是真正的艺术家的悲哀!”

看着眼前的向日葵让。皮埃尔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迷醉,透过这副画皮埃尔似乎是看看到了,画家所看到的那万物本质,一种通透的、灿烂的、蓬勃的生命本质。

“皮埃尔先生,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商谈一个合适的价格,不是吗?您大可放心,绝对会证明你十五年前的投资的正确性。这一点您大可放心!”

法国巴黎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它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即便是在战争时期,甚至于在巴黎的空气之中,你还可以闻到从前线传来的硝烟味,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奢迷、最动人的城市。

身为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的市民的巴黎人,在他们的身上当然会有巴黎人的份儿,即便是在这个战争时期,巴黎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这个份儿,即便是灯火管制、宵禁都无法改变巴黎市民对于舞会、音乐剧、酒吧等等那丰富而又能奢迷的夜生活的向往。

为了符合灯火管理的要求巴黎人不惜在在窗户挂上厚厚的毛毯,以遮挡住室内的灯光,而那些夜总会、妓院以及剧院和音乐厅显然不可能向过去一样,把门前的彩灯打亮,但是却不妨碍接受能力颇强的巴黎市民们继续享受他们的那奢迷、**的夜生活。

“在这种战争时期,我们的市民所需要正是这种宣泄,我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德国人证明,我们法国人绝不恐惧这场战争,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击败德国人。”

这种奢迷、**的生活显然和战时的需求不太一切,在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指责时候,巴黎市的官员们如此解释到,以为他们每晚参加各种奢迷、**的交谊活动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对于这幅画十万法郎鲁计彰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不过是两千多英镑罢了,鲁计彰并没有发现在这幅画有什么地方可以值那么多钱,但是鲁计彰在来的时候,也曾特意向人询问过,现在如果自己想要买下这幅画,至少需要3000英镑也就是十二万法郎。

“鲁先生,你们中国人和日本人不同,日本人为了突显自己已经融入了欧洲,当然也需要一些来让明他们已经实业了脱下入欧洲和白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们会购买很多油画,以证明自己的品味和欧洲人一样。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他们那一身猴子皮是永远不可能变白的,很抱歉鲁先生我指的是日本人。日本人不过是一群暴发户罢了,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艺术,只有他们才会觉得那些50法郎一幅的油画代表着欧洲。而你们中国人大都是固执己见,在法国很少看到中国人购买欧洲的艺术品。尤其是愿意花费高价购买这些名画,您记算过你列出了我的收藏中的这十三幅油画,需要多少钱吗?至少需要上百万法郎!而这一价格还不见得能够打动我!”

看着眼前的这位中国的银行家皮埃尔开口说到,皮埃尔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开出这十三幅油画清单的人,绝对不会眼前的这位中国银行家。作为一个收藏家皮埃尔知道这十三幅油画都是自己的收藏中的精品,而且是数位艺术家的珍品代表。

不过对于身为艺术品投资商的皮埃尔而言,皮埃尔绝对不介意在合适的价格下,把这些油画卖出,以回收自己的投资。当然第一前提就是这个价格绝对能够说动皮埃尔同意出售。

“皮埃尔先生,这是我的出价,你觉得如何!”

“皮埃尔先生,这几副油画如果您愿意转让的话,我愿意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下来。相信这个价格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在位于赛纳河左岸的一处豪宅之中,戴着一另金丝眼镜,穿着一身合体的洋装的鲁计彰,风度翩翩的对眼前的这个巴黎上流社会知名的收藏家说到。

早在二十年前就来到了巴黎的经营银行的鲁计彰在法国有着自己的渠道和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计彰才会成为中华商社驻法国分社的主席兼商务代表,中华商社是一家由四十多家国内工商企业成立一个商业机购,其目的就是为了绕开洋行这一关,以便直接和欧洲人做生意,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把市场抓在自己的手中,从而免受外国驻华洋行的打击。

作为中华商社的商务代表鲁计彰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民族复兴党党员法国分部的党务负责人,作为一个二十五年前就客居法国经商的鲁计彰,知道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于一个商人的意义,过去从不关心政治的鲁计彰之所以不关心政治,是因为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满清或是北方政府,都没能让他看到一丝国家复兴的希望。

而西北却让他看到了希望,至少西北意识到了工业不兴国家不强的道理,并一直为此而努力着,而接触到了复兴党的党章后,鲁计彰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冲动,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竟然都没有犹就加入了复兴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