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69章 鲸海(加更完成!求票中!)

第二卷大时代 第69章 鲸海(加更完成!求票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人到齐之后,身为会长的李强面色严肃的说道,同时拿出了一份电报。

……

走在繁华的北京街边的奇米扬卡不时的摘帽向经过的熟人打着招呼,口中较为熟练的中文甚至于带着一些山东味或东北味,在海参崴的华人以山东人和东北人居多。自然的奇米扬卡的中国话里,带一点山东味或东北味可以拉近彼此之间有关系。

作为前临时政府边疆区专员的奇米扬卡,现在尽管已经失去了公职,但是得益与两个月来和华区培养的良好关系,因此尽管苏维埃政权控制了海参崴,革命的水兵和工人赤卫队接管了这座城市,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奇米扬卡的而言却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因为华人商会和互助会对奇米扬卡的信任,海参崴苏维埃委员会为了和华区进行交涉,所以还将其任命为了华区交涉专员。

在这个华人人口超过十五万占到整个城市人口总数的45%的城市,革命后的华商的影响力相比过去反而增大许多,原因很简单,海参崴工人赤卫队之中有六千多名华人队员占到赤卫队总兵力的60%,这些华人队员大都是过去的要塞建筑工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独立于苏维埃政权之外,实力是往往用枪杆子说话的,这个道理恒古不变。而自然的,奇米扬卡这个华区交涉专员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尽管不是苏维埃委员会的成员,但是奇米扬卡在苏维埃委员会内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为他在委员会内传达着华区的声音。

“老奇!吃过没有!先进来喝杯茶!其它人悄后就到!”

(呒呼!今天拼命码字终于完成了加更!在这里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小市民支持和建议,你们的在书评区的建议永远是对小市民最大的支持和厚爱!拜谢中!ps:求票!)

海参崴,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领土。俄罗斯占领将其改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1858年的《中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根据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的‘沿阿穆尔河和海边疆区建立一系列港口‘的旨意,1860年海参崴作为俄罗斯在太平洋的军事堡垒正式建立。1889年海参崴被宣布为军事要塞。19世纪90年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使海参崴与俄罗斯中心城市有了可靠的交通联系,移民人数开始增加,开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的商人和劳动力汇聚而来,使海参崴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这里从此便成为了俄罗斯在远东的交通中枢,是世界著名的不冻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和通往亚洲太平洋各国海运的起点。海参崴是一座山城,座落于三面环海一面依山的半岛上,市中心位于金角湾的岸边。

房屋鳞次栉比,沿海岸线绵延30余公里,东临乌苏里湾,西临阿穆尔湾,城市所属的20余个岛屿分布在彼得大帝海中,如俄罗斯岛、**夫岛等。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在失去旅顺之后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坐在店内候着的李强看到奇米扬卡走到自家店内的时候,于是便热情的招呼着其进来坐会,做为一个在海参崴经商近四十年的老海参崴人,李强在这座城市里享有着非常高的声誉,因此在海参崴华人互助会成立后,李强被推选为了的互助会的会长。

此时李强和平时那副和气生财弥乐佛般总带着笑意的样子不同,面色显得有些严肃,当奇米扬卡的从楼梯上了二楼,进入李强的办公室之后,便在那里喝着茶一边和自卫队的王芳志等人说笑着,等着其它人的到来。

“老奇,今天来这么早啊!”

一进入办公室就看到奇米扬卡在那里端坐着付征南笑着躬手说道,对于奇米扬卡这个老毛子,付征南一直都很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李会长和自卫队的王队长等人那么相信这个老毛子,不过平日里这个老毛子到也会办事,事情做的到也圆滑不得罪人。

“诸位,一个小时前,我接到一份从西北发来的电报,电报是由司马主任发出的!”

尽管俄罗斯占领了这座城市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而且在十多年前还邀请了大批建筑设计师对城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欧式建筑为主的建筑格局逐步形成。但是仍然没能消除这座城市中国的痕迹,或者说根本无法消除中国在这里的痕迹。

半个世纪以来,海参崴的居住人口仍以中国人为多数。中国人主要是港口工人、铁路工人、商人、小食品店主、赌场主、担水人、演员和农民,城市警察局还设有中国警察分局,负责保护中国商人不受土匪侵犯,禁止买卖和吸食鸦片。

当夜幕降临的这座滨海城市的时候,城市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变得冷清起来,反而当夜幕降临之后,城市里商铺的霓虹灯把这坐海滨城市装点的更为炫丽。

“你好!”

“你好!吃了过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