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16章 山西变(求票!)

第二卷大时代 第116章 山西变(求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西北和中央政府不同,他们对其它省份从来是不打不压,而且还提供贷款、技术帮你发展实业,可是他偏还在那用自己做样子引诱地方上的士绅。以至于现在山西地方的士绅不少都倾向于山西并入西北,准确的说是像黑龙江、新疆、蒙古五区一样并入西北联合议会,以便他们享受到西北待遇。

光在嘴上说、报上讲显然不能表明山西实业救国的抱负,在阎锡山的半威半胁下,太谷等地的银行、钱庄纷给入股山西实业公司,同时面对着巨额的利润山西的商人像其它地区一样纷纷投资实业。

靠山吃山,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举国闻名,西北投资的最重要的几个煤矿都是建在山西大同等地,而早从1913年起山西的机器煤矿就开始相继涌现,随着与此同时,山西省内组建了裕晋、保丰、保华、同泰、恒义等40余家公司,这些煤矿大都是采用的西北制造的采矿机构,实行半机械式采煤。一时间,晋煤产量大幅度增长,除了供应西北之外,更是远销京城、天津、上海、广东、香港和日本、甚至美国。?

“滋……”

尽管路口并没有什么行人和自行车,司机在看到红灯亮起的时候,仍然踩了刹车,中华-335型轿车稳稳的停在了路口的斑马线前。在阎督军以西北为榜样的号召下,太原同样注重交通规则,甚至于阎锡山还像司马一样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路口没什么行人车辆,仍然停车到不觉有什么意外。

335型轿车是西北制造的第三款轿车,属于高档轿车,3。5升的发动机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中华335型轿车实际上是30年代末德国宝马公司的335型轿车的按图仿制产品,相比之下只是多了汽车空调和收音机。

(今天加更了!呒呼!周末无语拼命码字!终于没辜负对大家的承诺!加更完成!求票票!)

“叮、铃、铃、”

伴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太原城大东门街新建的柏油路上自行车快速穿行着,自行车上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学生或青年骑着光亮各色的自行车,在柏油街道上快速骑行着,脸上事着得意的神色,现在的太原城已经拥有数千辆自行车。

作为仅次于汽车的时尚交通工具,两年前一辆英国或美国进口的自行车尚需要百元之多,进口自行车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每辆一二百块银元,这天价让一般小青年望而却步,但他们仍挖空心思到处或借或租来自行车也要一试身手。

即便是在西北生产出第一批真正的国产自行车后,自行车的售价仍然被控制在三十元到三十二元,但是自行车的成本仅需要五元左右而已。随着红马、白马、飞人、飞鹰、燕子等十余种品牌国产自行车的先后问世,自行车的价格在一年之中从三十元下降到现在十二元到十五元不等。

中华335型轿车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各地的富绅尤其是官员们的追捧,中华100型高级轿车的高昂的价格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起的,而地方官员也担心那种汽车太过惹眼,最后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面对大众的中华20系列轿车显然又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当本身就定位在豪华轿车上的335型轿车出厂后,立即精美的设计、强劲的马力赢得了这些人尤其是地方官员和高级军官的追捧,以至于这种车有一个外号叫“督军车”或“师长车”。

此时停在街品的这辆335型轿车,看那车牌上的“晋1028”的字样,太原的老百姓都知道这辆车头有面五色旗的黑色轿车是阎督军的座车,1028是六年前太原革命起义的日期,阎锡山选择这个车牌可谓是用心良苦,一是彰显共和革命,二是告诫民众不要忘记自己的造山西共和之功。

“难啊!现在省议会里的一帮子议员,成天嚷嚷着要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外忧内患啊!这个狗屁西北待遇,根本就是狼子野心!还有那帮子议员,他们是白拿了晋省百姓的俸禄!成日里想着把咱们山西卖给西北。”

车上的阎锡山并没有因为座车等着红灯而烦燥,刘笃敬的太原电力公司的新电厂剪彩是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才开始,所以阎锡山并不焦急,阎锡山的心中的想的更多的是那些他眼中的叛徒。

昨天十几名议员的呈文,让阎锡山在无力之余感觉有些气恼。现在的阎锡山远没有过去在对付元世凯和段祺瑞时的那般自信,对于西北的种种阎锡山根本没有应对之力,更别说还手之力了,此时阎锡山不禁庆幸自从山西省议会复会以来,自己把议会搁在那里当个摆设,要是真的给了他们什么权力,那还了得。

降低到大多数人可以承受的价格后的国产自行车,快速被各大城市赶时髦的年轻人所青睐、所接受,成为时尚风气。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似乎是年青人们的专利,甚至于一些女学生、穿着花布旗袍的名媛也骑上了弯梁坤式自行车,相比于价格不菲的轿车,他们很容易说明家人为他们购买价格低廉的自行车代步。

作为距离西北最近的省会城,太原受到西北的影响是明显的,太原是中国第一个引入西北的现代化交通规则的城市,靠右行驶、路面斑马线、红绿灯、交通指挥等等,西北的交通规则源自于后世,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源自欧美的交通规则更为科学、实用,不过这并不太原引入这一交通规则的原因。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西北示好,除了引入交通规则、城市规则最重要还是发展本地实业,一来可以像西北一样增强自身实力,二来可以向西北示好。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

西北推崇实业救国是举国皆知的事情,为了能够向西北示好,以避免被其侵吞,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同样高唱着实业救国,阎锡山甚至于授意《太原日报》等太原报纸媒体宣扬实业救国是中国唯一可行之路,甚至于还带着献媚的口气称赞着西北为中国未来指明了道路,各省皆应以西北为榜样。甚至于还称司马推行的工人福利制是古今少有的圣人之举。

当然顺便还不忘记说上一句“实业之根基乃和平之世,若诸省彼此以武力相威。实业必为损之……擅挑战事者,为破坏实业救国之根本,此为国之大敌,应全国共讨之。”反正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我山西现在是以发展实业行救国之举,谁若是来打我那就是破坏救国,那就是举国大敌。尽管没点明,但是大家都知道山西意有所指的方向,就是他的北方强邻西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