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4章 关东大地震 (祝新春!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4章 关东大地震 (祝新春!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日本的西方观察家们如此说到,他们在日本所看到不是自甘坠落、不是心灰意冷,而是举国一致的艰忍与重建,数千万日本国民匍匐在重建国家的目标下,忍耐着、付出着、牺牲着,似乎明治精神又一次回到了日本人的心头。

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9月1日,正午时分从东京到横滨,关东大平原一派升平景象。在那些战争的废墟之中,到处都是的一片工地,停战以来,日本人一直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了他们的国家重建,尽管他们居住在用木板、纸片搭建的简陋的“临居房”内,但他们依然像天皇在报纸上要求的那样“忍耐、奉公、牺牲、勤劳”,妇女们用简陋的炉子,烧着简单的米汤,眼前的困难让绝大多数日本人不得不忍饥挨饿,不过现在要比战争结束之前好上许多,至少他们可以喝到米汤,虽然大米是从国外用宝贵的外汇进口的。

在繁忙、安宁的气息中,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一个问题,按照故旧相传的说法,每年9月1日是大凶之日,正如西方的13号加上星期五。直到11时57分,豪华邮轮“皇后号”又一次鸣笛时,美国学者、科罗拉多大学教授科克里尔还在甲板上频频挥手,而前来为亲友送行的琼。詹森则在码头上不断挥舞手帕。一切一如既往的是平静、从容、基调欢快的,没有人意识到,几十秒后,毁灭性的灾难将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同时一时间,在东京赤坂离宫,年仅22岁的裕仁摄政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各国使节以及英美等国金融界代表,以感激他们提供的大量贷款,资助日本的重建,尽管有不少日本人指责贷款的利息太高,但此时迫切需要资本注入的日本只有选择接受。

尽管共和中国早已经结束了国内不稳定的局面,而国内同样进行着大规模的国内工业建设,但是中国国内相对苛刻的工业保护法对美国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来说仍然是个障碍,尽管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此时华尔街更乐意把资金投到日本正在重建的工业之中,而白宫亦同样对华尔街的转变持乐观态度,在白宫看来,华尔街的举动有益于东亚中日两国的势力平衡。

(虎年到了,祝大家在虎年里虎虎生威、事业有成、和家兴旺、财源广进!ps:求月票!)

在亚洲,在面对困难和处于逆境时,民族精神最为强悍的是日本人。我用六个字来概括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就是“忍耐、执着、自律”。日本的文明、文字、文艺传统是由中国传入的。在世界历史上,日本曾是个微不足道的国家。在满清野蛮人盗居中原时,日本就彻底地对拥有当时世界最高科技文明的欧洲关闭大门,而且一关就是200年。

但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被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用舰炮轰开国门的日本开放学习西方的科技文明,以惊人的忍耐、执着、自律这种意志精神和超人的智慧,迅速在文化与制度方面赶上欧洲列强。1866年,日本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封建主义阶段,然而到1899年,日本已是一个完全西化的民族,能和西方最先进的国家媲美。英国历史学家威尔士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像当时的日本一样如此大步前进。”“日本彻底击穿了亚洲必然落后于欧洲的偏见,并使欧洲的进步历程相形见绌。”

共和12年7月以后,全世界大都从国防军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中看到那么一幕,在朝鲜的滩头,一眼往不到边的日本兵站在滩头,在他们的面前所有的武器已排成整齐的几列,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一位军官正步上前,汇报了武器的数目。他一直保持着标准的军姿。这就是日本军队向国防军解除武装时的一幕。

这一幕在所有人看来,似乎意味着日本帝国的衰落以及共和中国的崛起,至少在很多人看来,的确如此。在战场上他们的军队遭受重创,在后方他们的国家几乎毁灭于轰炸,百姓流离失所、半个世界积蓄的工业毁于一旦。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在宾主言欢之际,一阵猛烈的、突如其来的颤抖从地底深处传来,在摇晃的大地、叮当作响的碗筷与目瞪口呆的来宾间,年青的裕仁不顾礼节,踉踉跄跄地跑向殿外的花园。他看到了一幅山崩地陷般的图景。

无数曾在轰炸中逃过一劫的高大建筑顷刻间土崩瓦解。东京一下子显得低矮、空旷了,只有嘈杂的人群、鼎沸的声息和渐渐冲天的火光,连接着孤岛一般的赤坂离宫与遭逢灭顶之灾的日本。此时在余震不断的离宫大院里,刚刚重战败的创伤中走出来的裕仁表情变得木讷起来,他呆呆的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冒出一个不祥的念头。

他们都没有留意到一点,日军交械时,将所有武器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军队都以正规队列,有条不紊的撤退,丝毫不显慌乱,让人感觉他们不是被打败投降,而是在办理移交。

“事以至此,一举终战。我们将忍下世间难忍之事,六千国民齐奋起,二十年再创帝国昨日荣光!”

当中国人欢呼着胜利之时,那些忍耐、执着、自律的日本开始埋起头来重建他们的家园,从朝鲜、琉球撤回国的军队开始重整,并猛烈的向意图毁灭日本的赤军发起有史以来最猛烈的进攻,仅仅一个半月,曾经风光无比几乎兵临东京的赤军,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面对皇军的全面进攻赤军全线败退,赤军的防线几乎达到摇摇欲坠的地步。

在赤军陷入摇摇欲坠之境时,在曾经遭受重创东京、横滨、九州等过去聚集着日本工业力量的城市之中,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几乎是在停战的第一时间,日本政府便以世间最苛刻的代价,从美国银行界获得了的超过3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被日本政府转贷于国内各财团、会社,企业便向全世界的发出定单,购买工业重建所需的机械设备,美国、英国、德国甚至就是曾经的敌人,中国的企业亦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而在一片废墟之中,第一批动工除了工厂的厂房之外,更多则是学校。

“日本帝国正在用日本式的艰忍进行着国家的重建,二十年后日本帝国将重新屹立于远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