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207章 革命者与副王(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207章 革命者与副王(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一名卫兵的带领下,三名客人随那名卫兵一起来到了团长的办公室。办公室东、南两壁是镂花窗,窗前挂着绸帘。西面墙上挂着一副军事地图。

狄隆皮尤什。曼苏克拜穿着土黄色的军装,右手握着一支红蓝铅笔,正坐在一张大写字台前披阅公文。听到报告声,他抬起头,一看到来客后,长长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的眼睛中满是惊喜之色。

“欢迎您到孟买!”

狄隆皮尤什。曼苏克拜热情的站起身来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客人,直到的卫兵离开之后,曼苏克的眼中才流露出一丝狂热。

“欢迎您罗易先生,从现在开始旁遮普36步兵团,由您指挥了!”

(晕!没有注意到蒋介石的出现,当时正在看红色特工还有苏俄间谍在中国,想找些人名来着,一不小心结果出错了,没引用的一句出错了。呒呼!)

“独立与解放!是依靠民族的觉悟与革命!而不是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的赋予!更不是依靠懦弱的顺从乞求帝国主义列强的妥协!自由在议会里、法庭上或者学校里不可能得到,也不可能在牢房里去寻找,更不可能到断头台上去寻找,除去用武器争取自由,否则人们永远得不到自由……帝国主义列强就像是聋子,除去枪声,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唤醒他们的听觉!”

纳伦德拉。纳特。巴塔查尔亚

一座雄伟的黄色花岗岩拱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在海滨的岬角之上,俯视着孟买码头的停泊场。拱门阴凉处,人群杂沓,摩肩接踵,玩蛇人、算命者、乞丐、游客、醉生梦死或因吸毒而神志恍惚的嬉皮士、流浪汉和被拥挤不堪的大都会遗弃的奄奄一息的人混迹其间。来往行人中,很少有人抬头望一眼镌刻在建筑物正上方的铭文,上面赫然书写:“为庆祝乔治五世国王陛下和玛丽王后陛下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日巡幸印度,特立此塔,以示纪念。”

这座素有“印度国门”称誉的建筑物,是地球上盖世无双的庞大帝国的凯旋门。这个帝国的疆域辽阔,无边无际,太阳永远不会在那里坠落。凯旋门的巨大身影吸引了世世代代的英国人,他们向往光怪陆离的大洋彼岸,告别了养育他们的英格兰中部地区的村庄或者苏格兰的山丘。

在话说出时,曼克苏的眼中满是狂热,全未注意到的罗易身后的那个人。

罗易原名纳伦德拉。纳特。巴塔查尔亚,1887年2月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婆罗门家庭,18岁就参加谋求印度独立的地下抵挡运动,而当1915年尝试发动武装政变推翻英国统治之后。开始踏上了前往德国及中国上海寻求德国提供武器支持印度革命的道路,但是却均未能获得成功。

1917年罗易在美国被捕,他利用保释的机会冒险逃往墨西哥。在墨西哥邂逅鲍罗廷,在其影响下开始信仰社工主义。1919年10月,罗易参与组织成立了墨西哥社工党,不久被推举为墨西哥社工党代表团团长,代表墨西哥社工党参加社工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

此后,在革命圣地莫斯科,他因为在殖民地问题上见解独到而闻名于国际,成为社工国际中声望很高的活动家。乌米扬诺夫甚至称赞他为“殖民地革命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和“东方革命的象征”。

此后罗易在第三国际之中可谓春风得意,1920年他于塔什干成立印度侨民社工党。1922年为第三国际南亚局负责人之一,之后更成为第三国际主席团成员。

不少士兵、冒险家、富商大贾和行政官员穿过拱形大门,来到大英帝国壮观无比的领地,强制推行英国式和平,剥削被征服的大陆,传播的法令,坚信他们的种族生而治之,他们的帝国千秋万代,永不衰败。

1935年1月9日,一位48岁身着西装的印度人在这里穿过印度门户——帝国拱形凯旋门,只不过与20年前的同一天那位在此穿越凯旋门身体纤弱的人相比,这里并没有密集人群的以凯旋式的隆重欢迎,欢迎他的回国。

和那位身体纤弱的人相随身携带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他的唯一财产——厚厚一叠手抄原稿。相比20年前的那个人,他的身家无疑更丰厚一些,除去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外还带着着数箱托运行李,行李箱中带着一些书籍,而最重要的却是一张渣打银行的50万英镑的汇票。

与那个人相比,他无疑更为富有,甚至可以用巨富来形容。

3月26下午,一辆轿车驶入了孟买英印军第63师旁遮普36步兵团军营,旁遮普步兵团军营位于孟买郊外一处征用的庄园中,而团部位则是一幢英印风格混杂的红砖红瓦的豪宅,四周绿树成荫,露出洋房的红色盖顶,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格外美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