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实用性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实用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也。”意思是说。有了错误或过失而不思改过,那才是最大的错误。他强调有错不改,结果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道犯错。就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事了。可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有些事,真的是只要改正。就是最好的事吗?如果,杀了人的杀人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可以释放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这件事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法律中有所规定。但是,我们真的或许不应该去同情那些屡次犯错的人,正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为有了可恨才有了可怜,我们应该怎麽正确对待呢?

列----宁曾说:“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的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严肃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无论是在学习与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过失与错误。人不可能从来没有过失,人难免犯错。这是很自然的。

有了错误怎么办?正确的态度是勇于承认,知错能改。正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教益。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勇者、强者。

赵朝纲谆谆劝导着李丽萍和柳菁菁,修炼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修炼之前你得做好完全的准备,否则,等待着你的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明白了,朝纲,我们不会在马虎了!”李丽萍和柳菁菁同时回答道,自己的心,还有自己的脑海里面是怎么样的场景,李丽萍和柳菁菁清楚的很,所以,对于赵朝纲的这番话,李丽萍和柳菁菁并没有反驳,反而很是虚心的接受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李丽萍和柳菁菁很是清楚。

…………………………………………………………………………………………………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负荆请罪里的蔺相如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他对于廉颇的一举一动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廉颇负荆请罪,他也是微笑着面对廉颇。那种对待犯错的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也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犯的小错误,能得到原谅,也是一件好事,不是麽?

相传晋朝时,有一位被乡人称为“三害”之一的周处。他少年时期力大无比,性情暴躁、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和人家打架,欺压同乡百姓。村里人既怕他又恨他,把他与那里的猛虎蛟龙称为“三害”。后来同年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勇敢的为乡人除去了“二害“,并重新做人。经过勤奋学习与奋斗,他终于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清官。

欧洲曾有一位作家,早年家境富裕,生活愉快,可谓春风得意,然而这一切滋生了他的懒惰,整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有一天,竟鬼使神差地跑进了赌场,输光了所有的家当。

幸好后来他及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立志写作,终于功成名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生道路上的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它就不应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而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加油站,周处改过自新,使他后来倍受人们称赞。作家悔过自新,终于使自己脱颖而出。

《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

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历史上确有能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

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终于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

楚国终于强大起来,楚庄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