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百零五章 诸侯来使

第三百零五章 诸侯来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使者竟然是刘易的熟人,不,应该说是荀文若与荀爽的熟人,是荀家的荀攸。

曹操给刘易写了一封信,语气倒也诚恳,其意思大致是说,他曹操与刘易,自从相识以来,互相之间并无什么的深刻仇怨,而更多的是英雄相惜。当初与刘易一起讨伐董卓,又私下与刘易定下君子之约,他也忠守信义。本来,他与刘易本应该只能成为朋友,一起为大汉朝廷效力的。只是,他作为一个一心忠于汉室的忠臣,在得到了少帝的血召之后,他不得不屡行一个作为忠臣的义务,不得不把血召公之于众。而实际上,他本心还是把刘易当作是朋友,并不想与刘易兴师动众的。他希望刘易可以理解他的立场,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他也只是屡行了作为一个忠臣应尽的义务,但实质他并没有当真的派军,大举向刘易进攻。如果他当时真的向刘易大举进功的话,那么刘易未必可以轻松的战胜了来犯的异族人。对于这一点,希望刘易可以谅解,不必记恨。

最后,曹操说希望刘易看在曾经的交情之上,切不可意气用事,不必起兵与他争战,他曹操不会当真的与刘易相战的。希望刘易也能怀着同样的心思,要不然,两家无端流血,那就不好了。

曹操信中的意思,其实就是为他当初搞出来的伪皇帝血召的事,向刘易解释一下罢了。虽然似是向刘易示弱,但是其中的意思,也带着一种警告,意思是说,如果刘易真的因为那件事咽为下气,要出兵攻伐他的话,他决不会不作抵抗,誓要与刘易作一决战的意思。

刘易现在没有马上出兵讨伐曹操的想法,眼下粮食的问题困绕着刘易,不可能再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征战。所以,曹操大可放心。而刘易,其实也不相信曹操会不知道自己根本就无力再发起战争的事,以曹操的老谋深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再给自己送来这样的一封信啊,莫非他还有什么的阴谋不成?

几千人,经过编号,经过一翻运作,把他们全部散去,打入了大汉各地,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展开对大汉各地的情报刺探工作。经过战场的洗礼,让这些混混都拥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使得他们变得更圆滑,再经过军校的系统培训,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见识,刘易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胜任这种情报工作。

以前,刘易的情报。多数都是在面临事情的时候,才会派出一些精干之士去刺探情报。与其说原来的那些刺探情报的人是情报人员,还不如说他们只是一些斥侯探子差不多。但现在的情报人员,却是真正的情报人员,与后世的地下人员差不多。他们四散派出去,将会对目标地方及人物,进行详细的渗透刺探,务必会把天下各诸侯的一些情报探听清楚,及时的送回给刘易。

将来,就算发生像曹操那样。发出假皇帝血召来想害刘易一把的事,刘易也极有可能会有事前得知,不会事到临头才会知道。

近几天来,还有一些别的事儿,有些事,倒也算是好事。

刘易夺得了洛阳,成立了新汉朝。加上,又接连打败了黑山张燕、再次击败董卓、消灭了二十多万来犯的匈奴人,使得刘易的名望急剧上升。天下诸侯,也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对刘易不理不闻的冷处理了。

刘易是在朝堂接见了荀攸,对于他投了曹操一事,刘易还真的挺惋惜的,这个一代“谋主”,最终还是为曹操所用。

不过,不管如何,他都是荀文若之侄,刘易也不会为难他,对他也非常的尊敬。

刘易在皇座帝站起来,对堂下的荀攸拱了拱手,语气诚切的道:“公达先生,在下有一事不太明白,还请先生解惑。”

“哦?太傅有话请直说,能说的话,荀某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荀攸天生似一副老好人的样子,神色自若,并没有因为见到刘易而有半点紧张,他回了一礼,神情认真的道。

声势立涨。不管天下诸侯承认不承认这个新汉朝,但是刘易的势力就摆明在哪里,如果刘易当真的要专门声讨某一个诸侯的话,谁都不敢说他们是不是刘易的对手,能不能敌得住刘易的进攻。

所以,终于有人派出使者,前来求见刘易。

事实,天下诸侯,除了其中的几个之外,绝大部份的诸侯,都派出使者前来。

当然,他们派来了使者,并不是说就承认了刘易的这个新汉朝的地位,他们只是派人来想缓解一下与刘易的关系,又或者想搞好一点与刘易的关系。

让刘易意外的是,连曹操都派来了使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