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狠宋 > 第827节 熊部不熊,勇部失勇

第827节 熊部不熊,勇部失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仅如此,忽必烈的运气来了,吕文德居然吃了大败仗,还连累到高达!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按理说双方人数比为一比三,优势在宋军,然而就是这区区两千人杀来,他们当中甚至都没有真鞑,宋将唐方勇就望风而逃,丝毫没有名字中的“勇”字可言。

他部下六千兵争相渡过滁河逃窜,熊军不过在桥头稍稍劫杀一下,宋兵自相践踏,挤下滁河淹死二三千人,而汉军不过十人受伤。

此战过后,庐州民谣曰:“熊部不熊,勇部失勇!”以示嘲笑宋军作战水平差劣无比!

勇部崩溃后,李伯玉听逃回来的唐方勇说敌军大势(主力部队)有五万人,当中有一万真鞑,不禁受到惊吓,心肝嘭嘭跳,思忖着自己势单力薄,哪是对手,还是退守庐州为妙。

唐方勇为了减轻自己兵败的罪责而夸大其辞,李伯玉则不加验证,下令撤退。

陈宗礼、高达和吕文德能够挡住鞑军攻击,其余各路宋军,相当的拉胯,他们在遇见鞑军时展示的羸弱,令人瞠目结舌。

为了得到补给,张柔遣人通过了宋人的淮河防区,向驻扎在安丰(安徽寿县)的张弘略求援,张弘略遂尽起本部兵马八千往长江而来。

上阵父子兵,张弘略,字仲杰。元易州定兴河北人,张柔第八子也,蒙古宪宗(蒙哥汗)五年(1255年),权顺天万户,现驻安丰。

此时大宋朝的两淮制置使是李伯玉,此人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字纯甫,号斛峰,饶州余干县万年乡九芝(江西万年县青云镇史桥)人。公元一二三五年及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兼庄文府教授。迁太举博士,召试职馆,毁辱贵戚大臣,直声暴起。

意思是说李伯玉从不趋炎附势,不避权贵不随大流,以刚正不阿闻名天下。

不想熊大绶率二千汉军余勇可贾,他们继续前进,一直追击到了南淝河处,两军还没交战,整整二万宋军,所谓二淮精锐部队竟然“惊溃”,也就是吓炸营了,狼奔豕突,比两万头猪还不堪

就这样,熊大绶二千汉军破二万宋兵,被赵官家寄予厚望的李伯玉简直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庐州地区近着巢湖,河流密布,水网密布,在许多河流处,张弘略的部队往往只能找到一些小船(李伯玉打仗拉胯,坚壁清野倒是做得不错),这种小船一次只能运一匹马,一条接一条河流渡过去,花了近十天,才把八千人运过去。

待张弘略见着父亲张柔,感慨地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于河布防,吾辈岂能渡哉!“

就这样,忽必烈得到了张弘略的人员、粮秣和军械的接应,战略态势大为改观!

现朝廷执政丁大全失势,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李曾伯向理宗皇帝推荐李伯玉出任两淮制置使,得到理宗的允许,希望李伯玉能够担起重任,内防军头,外防鞑子,确保大宋江山安然无恙。

李伯玉得到了“签书枢密院事”(从二品官)的官职,以“使相”的身份出镇地方,担任两淮制置使。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好的任命。

当张弘略派部将熊大绶率二千汉军先行,这支部队并不是张弘略的主力,他们在庐州安徽合肥)城外滁河遇到了李伯玉派出的都统制官唐方勇军队六千人的阻截,而在他后面,更有李伯玉率精兵二万前来接应。

熊大绶得到的命令是“有进无退”,因此他没有后退,也不驻营,而是应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