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狠宋 > 第855节 待重整河山

第855节 待重整河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复三京,政治、军事上的意义重大,政治上就不多说了,军事上可以拓展防御纵深,迟滞蒙古日后的进攻。

一旦功成,此乃万世不易之功也,就连高呼“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的岳武穆也只是打到了汴京的东南,望汴京而叹息,如此美好的前景让理宗皇帝怦然心动,他将成为收复失地的圣君,得位不正的他皇位将稳如泰山,因此他支持了郑清之的进兵主张,史称这次行动为“端平入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出兵六万只得三万回来,孟之祥也在此战中展露头角,力阻蒙古都元帅,他的便宜叔叔塔察尔,救得赵葵和三万兵的性命。

其实在这次行动中,朝中不乏清醒人,重臣中的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乔行简、签书枢密院事郑性之、同知枢密院事陈贵谊、四川制置使赵彦呐、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权沿江制置使吴潜等人有志一同,齐刷刷地极力反对,最能打的孟珙也是坚决反对。

他们考虑的是蒙古军队好不容易打下了汴京、洛阳等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他们会沉默地撤退,一声不响就白白地把河南的大片土地让与南宋吗?

杨大渊到来新成州,除了视察新成州的建设成果,还有检查训练营的成效,这训练营一分为二,一是夷营,主要是训练部族军,二是教导队,主要训练中级军官,有上整整五千人,他们将承担起未来收复三关五州后的防务工作。

昔日南宋为保障自身安危,在四川北方设置外三关,即大散关(陕西宝鸡市南)、黄牛堡(陕西凤县东北)、皀郊堡(甘肃天水市西南);第二道防线为阶州(甘肃陇南)、成州(甘肃成县)、西河州陕西延川县、凤州(陕西凤县东)、天水军五州,加上内三关的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还有一个汉中府,共同构筑了抵御北方入侵的完整防线。

三道防线拱卫着四川内腹的安全,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南宋在基本失去了秦岭以北关中、陕北等地的情况下,三关五州事实上成为南宋川陕战区抵御敌军南下的前线,号称蜀口。

蜀口驻军加起来有10万左右,全盛时战马有15万多匹,可谓阵容齐整,兵强马壮。对军备松弛的南宋来说,已经是极为精锐而珍贵的边防生力军了。

可惜,天底下没有固若金汤的防线,大宋以文制武更是不行,蜀口防线在金人与蒙古人的入侵中先后失守,而四川也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中。

须知蒙古人是狼,他们吃东西不吐骨头的!

其次就算是蒙古军撤退了,南宋军队“光复”了三京,在几无人烟的鬼城,周边千里赤地的情况下,粮食物资如何能够得到有效补给,没有粮食物资这些地方如何才能得到守卫?

光靠南宋腹地补给输血,即便是掌管京湖地区的史嵩之配合运粮,也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拓展战略纵深岂不成了一句鬼话?

直到余玠和孟之祥收复内三关和汉中府,封闭蜀口,四川大地才重归和平,朝廷放心,川民安心。

一代将星孟之祥智珠远照,谋略深远,他有曹操虎狼之志、武力堪比吕布,手下有关张子龙辈等的猛将(朝中御史对他的捧杀之语,M的不反真不行)一直采取稳守反击策略,苦心经营四川,待到他率川军重创了鞑军重兵集团,把蜀口以北的游牧部族打断了脊梁后,他认为,收复三关五州,重整河山的机会已经成熟!

又一个“端平入洛?”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公元1234年),蒙宋联军灭掉金国之后,宋廷内部爆发了路线之争。

宰相郑清之、两淮制置使赵范和淮东制置使赵葵三人提出了北上收复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等三京的主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