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三教九流 > 第二章 一零七节 寂寞如月

第二章 一零七节 寂寞如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朱微颜却是知道,尽管李易的观点闻所未闻,然而却似乎给自己打开了一扇对待事物,看待问题的窗子。让自己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条条框框,对世间万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于修真者而言。这种认识便是对“道”的理解,对“道”的悟彻,朱微颜心道:能开辟这样一条全新的“道”,古往今来。似也只有那些各大门派的创派祖师爷才能做到呢,李易年纪轻轻便能为此举,难道他竟然惊才绝艳到这般的境界?

女孩子便是这样,愈是不懂,愈是崇拜。朱微颜向来觉得自己的天分不差,可如今在李易面前,只觉得自己就是井中之蛙,坐井观天,便是拍马也不能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公子之才情,真如天上之云。我等可仰望,却不敢比肩。”朱微颜这会望着李易的眼神都变了,喃喃道:“要不是李公子正站在小女子身前,小女子都怀疑李公子是不是天上神仙,非我凡尘俗世中人呢?”

能将朱微颜这般的才女给忽悠住,李易心中自禁不住的微微得意。然听得朱微颜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只将李易骇了一跳。在见得朱微颜表情后,李易才放下心来,笑道:“朱姑娘悟性之高,学识之广,小道亦是很佩服的。”

好在李易并没有注意到朱微颜,不过是下意识的动作罢了,这时候李易已经理清了头绪,看着桌上那盆秋菊,心道自己闻到的莫不是这菊花之香?李易道:“朱姑娘学究天人,当很清楚惠子的‘历物十论’与公孙子的‘通变论’吧。”

“谈不上很清楚,不过是有一定的了解罢了。”朱微颜谦虚道:“岳麓书院藏书甚是丰富,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小女子闲暇时经常去里面借阅查询。”

李易点点头,道:“那么朱姑娘认为这‘历物十论’与‘通变论’的观点如何呢?”

“小女子觉得惠子与公孙子的辩驳似说得过去,找不到破绽之处,不过若真按惠子与公孙子的说法,却又与大家心目中的认知不太一样。有时候小女子也搞糊涂了。”朱微颜面上带着几分疑惑,道:“比如那公孙子的‘白马非马’论,便是如此。”

朱微颜的看法大约也是多数人的看法,死的可以说成活的,但死的终究还是死的。

朱微颜想了想,道:“李公子既有此观点,能与惠续公孙胜两位前辈媲美一番,方才在外面怎么不与惠续公孙胜两位前辈辩驳呢?”

窗户外面,惠续公孙胜两人已经打得难舍难分,一胖一瘦的两道身影在月色中就如两只硕大的鸟儿,来来回回的盘旋着。

李易心道:小道我对哲学就是半桶水,用来忽悠你这种门外汉小女孩还勉勉强强,用来和惠续公孙胜这种浸淫其中几十年的老学究辩驳,那就很不够看了,要是被他们三言两语就给辩驳得无言以对怎么办,岂非丢脸丢大发了?弄巧还不如藏拙呢。

想是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享受着朱微颜崇拜的目光,李易自不会傻得自爆其短,遂站在窗边,望着外面惠续与公孙胜的身影,缓缓道:“朱姑娘,你不觉得我等短短几十年中,或有一旗鼓相当的对手,或有一无所不谈的知己,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么?”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通变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以“离坚白”的手法将“白马”分一为二,得到“白”与“马”两个概念,区别于单一的“马”,从而推断出“白马非马”这个结论。

不得不说,名家的“合同异”、“离坚白”观点,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发展到了九州古代的一个高峰,然而逻辑是逻辑,并不能代表真理,用现代的哲学观念去看,“合同异”与“离坚白”都有其明显的谬误所在,许多哲学家已经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同样以逻辑的方法,将两者都一一的辩驳推翻了。

就事物概念而言,有整体和个体,相对和绝对。“合同异”夸大了概念整体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性,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离坚白”分析了感官对于事物感受方式的特殊性,提出了“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隔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走向了绝对主义。

……李易侃侃而谈,尽量用符合当下人习惯的言语表达出来。饶是如此,李易每讲上一个观点,朱微颜也要思考好一阵乃能弄得透彻。

哲学便是这样一门充满哲理的学问。研究者觉得它的魅力无可比拟,门外汉则云里雾里搞不清砣。等得李易讲完,尽管以朱微颜的天资聪颖,也还是有许多弄不太明白的地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