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飒飒西风 > 第六百二十九节 大唐贤宰

第六百二十九节 大唐贤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天,刘驽神思有些恍惚,骑着飞龙上了街。一路狂奔后,来到一处破落的园林,门头上歪歪斜斜地挂着个牌匾。

牌匾上落满蛛网,依稀可见两个斑驳的金漆大字,“谢府”。

此处乃是谢攸之生前的宅邸,二十多年过去后,已是破落得不成模样。即便如此,仍无人敢轻易占用这片宅地来修建新的房屋,由此可见已故宰相的影响犹在。

刘驽牵着马小心翼翼地踏进了大门,想要看看这个谢安娘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只见庭院内场地广阔,平整的地面由上好而规整的青石砌成。由于很久无人打理,石头缝隙里挤满了淡黄色的枯草。

在鳞次栉比的房屋间,一间即将倾塌的小屋尤为显眼。小屋门头上挂着个牌匾,字迹依稀可认,“致远斋”,推测此屋的名字乃是出自诸葛武侯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根据唐彪的密报,由于这些曹嵩庙信徒在中了巫蛊草的毒后不再需要进食,每日里焚香祷祝,从不在城里打家劫舍,因此朝廷对他们并未特别重视。加上他们背后有傅灵运的影子,更加没有人愿意惹他们。

八月初七那天夜里,唐彪在大明宫北门夹城外布下包围圈,围杀了六个跟踪他们的黑鸦的眼线。经此一役,狄辛的行动有所收敛,没有再派人跟踪隼组一行。

孙梅鹤每隔十日按时前来报到,态度和举止比之先前低调了许多。一口一个遵命,一口一个“请掌门示下”,真言教如今真正掌控在了刘驽手中。

城外,黄巢和王仙芝大军攻城态势愈发激烈,单是八月十三那天黄昏,明德门被义军攻上城头,守军损失了两千多人,方才勉强将城门守住。

躲在暗处的夔王李滋通过傀儡侄儿皇帝之口颁下数条诏令,将三万禁军安置了在明德门,准备应对义军的下次进攻。此人调兵遣将的思路处处透着固守的想法,似乎根本不想击破城外的义军,而是想在城墙内外百万大军的攻守间浑水摸鱼,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

刘驽估摸着此处是谢攸之生前的书房,于是将飞龙拴在屋外一根断了半截的马桩上,只身走近小屋。

城外,朱温遵守自己先前的诺言,一直络绎不绝地往城内运粮,前后累计有二十三万担之多。刘驽曾翻查过这些粮食,甚至验过毒,都未曾发现异样,由此始信师兄虽然御下苛酷,却是个爱民如子之人。若非如此,师兄绝无必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往城里运粮食。

只是苛酷滥杀和爱民如子这两种形象截然不同,实难放在同一个人身上,令刘驽每当想起师兄朱温,就有种活在梦里、不敢相信的错觉。

八月二十一号这天,唐彪带回了调查结果,那些纷纷投靠向大理寺的朝中官员和世家子弟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他们都曾是已故宰相谢攸之的门生,人称——谢党。

谢党中人素来傲骨铮铮,从来不轻易倒向朝中某个派别。这些清高的书生之所以愿意向刘驽示好,必然是某个极有影响的人物说服了他们。而这个说服他们的人,势必与已故宰相谢攸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驽听完这些消息,眼眶有些温润。他想起死人街自家义铺旁的那家义铺,忙派人去打听,发现义铺犹然在,蒸出的饼依然透着诱人的清香,远好过自家的烤饼,只可惜那家义铺的主人再没有现过身,好似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