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曹冲 > 第三十节 权衡

第三十节 权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荀攸笑道:“调邓君阔(邓畅)为汝南太守,陈叔至为南阳太守,再派横海将军朱文博(朱灵)率五千精兵南下,李文达为先锋,如此江夏的兵力上可占优势,以公子的用兵能力,再有凤雏庞统等人相助,一定可以大获全胜,狠狠打击一下刘备孙权的气焰。”

曹操沉思了片刻,点点头道:“公达此议甚好。”

华歆道:“公子以骑都尉守襄阳,官职太轻,怕不太好办事。丞相亦当考虑一二。”

曹操笑了,他捊着胡须笑道:“上表,请天子下诏吧。”

五月下,江夏西陵。

“呵呵呵,这个仓舒,就会搞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曹冲淡淡的笑了几声,也不看手中地文书,坐起身子对曹丕笑道:“江陵战事僵持,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困?”

曹丕精神一振,眉头不经意的挑了挑,他连忙上前将两个枕头插到曹操背后,这才恭敬的说道:“儿子不太懂兵事,仓舒西陵一战,打得极为精彩,连号称万人敌的关羽都被打跑了,战术运用得当。只是大局观略差了些,他不先解江陵之围,反而去取江夏,实在有些冒险。襄阳水军和江东不能比,他又夺不了江夏全境,如今就算是江夏之北也是岌岌可危。快马消息说孙权已经同意和刘备联姻,这几天就要送妹妹去长沙。他又在京口大兴土木,说是要为妹夫准备住处,竟是要趁着刘备送夫人回门的时候软禁他的样子。如此一来,江南四郡等于也是孙权的,我军兵力并就不足,还有两线作战,只怕不太妥当。”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仓舒年幼,有所考虑不到也是正常,仗打这样已经不错了。”

“你说该当如何才能解困?”曹操脸上地笑容越来越和善。

“孩儿以为当发兵相助。汝南有兵。南郡有兵,只是仓舒越境调兵不合律法,将军朱铄,能征善战,孩子建议派他前往汝南,领两郡之兵南下支援江陵,江陵之围必然可解。然后再挥军东下,江夏也可稳如泰山。”曹丕慢慢的说道。低着头,偷偷的看着曹操脸色。曹操脸上的笑容很慈祥,他想了片刻,点了点头道:“朱铄虽然打过不少仗,勇武是没有问题,但智谋略缺些,如果能有一个思维周密的长史,或许能担此重任。”

“文学掾司马仲达。思虑慎密,可当长史。”曹丕突口而出。

曹冲从地上爬了起来,双手接过天子的诏书,将传诏地侍郎请进了后堂休息,这才转过头看着庞统微微一笑。这次天子下诏,拜他为平南将军,虽然没有把曹仁的征南将军给抹了,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带兵平江南的正当名份。说起来,他也许是大汉朝最年轻的将军了,如果不算那些因恩荫还没走路就封侯拜将的小奶娃子地话。

横海将军朱灵带了五千精兵已经从邺城出发,估计要十几天之后才能到达,陈到当了南阳太守,邓畅是南阳人——理论上当南阳太守不太合适,曹操也替把这个由曹丕装聋作哑糊弄过去的错给改了过来——调任汝南太守,李通改封为虎威将军,带其部曲作为朱灵部的先锋。与此同时,青徐水军再次赶赴长江,同时一纸命令从邺城飞到襄阳,让陈登立刻上任广陵太守,以夏侯称为长史,撤消东城郡,恢复为县,夏侯称领东城县长,荡寇将军张辽移屯合肥。

天子除了在诏书里大夸曹冲是大汉的少年英雄之外,还给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在信里他对曹冲送了不少宣纸给他表示很满意,同时对新印出来地冬至诗集表示很满意,他说曹丞相是大汉的周公,父子都是大汉的柱石,是大汉的中流砥柱。说了一大通夸奖的话,最后又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说皇太子刘冯对他很崇拜,想请他当太子少傅,实在不方便的话,亦师亦友也行。

曹操微微点头:“司马仲达倒是个合适地人选。”

曹丕大喜,等了片刻,却没有听到曹操的下文,不免有些不解。但他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带着满腹的疑云,回了政务,这才慢慢地退了出来。曹操见他退出。一直埋着头看公文,根本没有叫住他地意思。曹丕大惑不解,心头又有些惊惧,在门外略站了一会,只得匆匆的回了自己地府邸,让人去请司马懿等人前来分析曹操的意思。

曹操见曹丕走了,脸上地笑容也收了,他将手中的笔重重的拍在案上。沉声喝道:“仲康,去请公达和子鱼二位先生来。”不长时间,荀攸和华歆匆匆走了进来,曹操见他们坐定,这才将江陵的战报推到他们面前,等他们匆匆看完才说道:“我想调青徐水军入江,张文远移屯合肥,让陈元龙调任广陵太守。撤消东城郡。二位先生看可否?”

荀攸略想了想道:“丞相安排极妙,只是汝南、南郡也当略作调整。”

曹操皱眉略一思索。就会过意来:“以先生看当如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