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宏图 > 第517章 美利坚风云

第517章 美利坚风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在整个欧洲,都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几乎所有的外交官员都会谈到一个问题——如何建立欧洲的军事同盟来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这段话不仅是对中国的威胁,也是对中国在非洲等地扩张野心的警告。”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那篇文章更是公开强调:

“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它的人口超过整个欧洲,国内的人口压力使得他们必然会染指非洲甚至其它属于欧洲的殖民地……可能肯定的一点是,基督教文明将在未来遭受最为严重的威胁,来自儒家文明的威胁。”作为记者汤姆当然明白,这不过只是一些人的夸大其词罢了,毕竟谁都很清楚,在英国的面前,中国人的力量仍然是虚弱的,现在欧洲人之所以谈论中国的威胁,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在非洲问题上的毫不退让,作为对英国等国插手其殖民地的不满,在他们的报纸上甚至有人讨论着是否应该恢复奴隶贸易,以向美国以及巴西输出奴隶,当然,这是在对英国表示不满——过去正是在英国的全力打击下,才使提非洲的奴隶贸易结束,现在的出现在殖民地上的这类新闻,更多的是表示对英国的不满。

毕竟,谁都清楚,如果再次输出奴隶,英国势必极有可能派出他们的舰队重新开始打击奴隶贸易的巡航,而这势必会导致中英两国间的冲突,到那时整个大西洋都会随之紧张,甚至陷入战火。

“我们不能容忍中国人的这种扩张。从我与中国人的接触来看,我相信,他们首先相信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与中国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实力,如果实力不能够压制中国,那么他们是绝不可能成为朋友的。”这不是全世界通行的规则吗?

为什么现在反倒完全成为了中国人所信奉的原则了呢?

他们的肤色就是区别

报纸上之所以会用大量的文章提到他们,最根本的原因是肤色,因为他们的肤色,他们的肤色与白人不同,也正是这种肤色的不同使得纽约的报纸用“黄祸”来形容他们。

“不知道那位清国的皇帝如果看到他们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汤姆的心里这么想着,立即想到了那些住在上曼哈顿流亡到清国的贵族,那些从清国来到美国的清国贵族,在那里购买了数百英亩的庄园,在那里继续着他们奢侈的生活,尽管他们留着像女人似的辫子,但是仍然受到纽约人的追捧,因为他们是“贵族”,那怕是鞑靼人的贵族。对于新大陆的那些“土老冒”来说,他们自然对于这些东方的“神秘贵族”充满了兴趣,甚至好感。

当然,在最初的兴趣与狂热之后,纽约的人们对于“东方贵族”的兴趣自然也就衰退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纽约过着富裕的生活——传说他们从中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财富,成船的金币和银元。

肤色,肤色决定了这一切

汤姆暗自在心里这么想着,这时他注意到路边的一个支持解放黑奴的海报,看到那张海报的时候,他的眉头一皱,随手撕耳来然后在嘴里骂道。

“黑鬼也佩是人?真是一群疯子”

当然世界就是如此致荒诞无稽,那些在东方失去了立足之地的人们在地球上唯一的民主国家——美国寻找到了避难之地,而这多么的可笑

没有比这更荒唐、可笑的事情了皱了皱眉头,汤姆在这一瞬间,对那些清国的贵族失去了兴趣,那不过只是一些仍然活在17世纪的鞑靼人罢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相比之下这些人……这些水兵,他们无疑是现代的,是属于未来的

“昨天在大洋遥远的彼岸,一只舰队启航行了,他们来到了这里,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东方的蒸汽铁甲舰,它们拥有厚实的钢铁装甲、拥有大功率的蒸汽机,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航速度,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航行中主要使用蒸汽机而不是风帆可能肯定的说,现在中国的造船技术,正在超过英国”显然,通过这一次远航,全世界都明白了——中国拥有强大的装甲舰队,而且他们的装甲舰队是可以远航的,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几年前,他们的造船业还是不值一提的,甚至直到现在,在美国的大学中,也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正在英国、美国、法国以及荷兰、普鲁士等欧美国家学习,学习欧洲的科学、法律以及其它种种,并将这一切带回中国,变成他们所自傲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过去的几个间,中华帝国所取得的进展是令人惊讶的,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是面对中国的变化,我们只得承认一个事实,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中国将会超过所有的欧洲国家,”

不知不觉中,汤姆来到了中国驻纽约的总领事馆,看着在总领事馆进进出出的官员们,看着那些东方人,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报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