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星系统 > 第304章 席卷 全华人

第304章 席卷 全华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小凡拿起来一看,觉得有些意外:“人民日报?”

“你看第3版。”刘施诗哼了一声道。

顾小凡这才翻开第三版看,上面竟然是一篇“倡议所有央视所有纪录片都向《舌尖上的中国》学习”的社评。

“眼下,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热议当中,这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百花园里,还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不仅观众参与、专家好评,更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新颖准确的叙事手法,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格与品质,也为类似纪录片甚至语言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敬佩导演的拍摄手法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该片语言的魅力。

“为什么有粽子没我们宁波汤圆啊!?宁波人得罪你们了?”

每个人都列出来一排排自己家乡的美食,说明了节目组没有收录是多么的不负责。

就连美术厂,都收到了全国各地几千封观众的来信,每封信都是抗议或建议节目组,一定要收录自己家乡美食的理由。

这背后当然不只是感情因素,还有更多的利益纠葛,在第二集播出之后,节目里出现的岐山臊子面,黎平米粉在名声大噪,不单单是相关餐馆生意火爆,就连淘宝网上这两件原本没有名气的面食都被卖到脱销了。

甚至在上影集团,楚秋白都已经接到了很多乡县的地方官员打来的电话,要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定要在他们乡县去拍摄。

这部成功的纪录片,语言的运用功不可没。以白描语言为主,不枝不蔓,清晰、明了、自然;复式连贯句的运用,既纵横捭阖,又曲径通幽。

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比喻、象征、联想、对比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反映生活,时空跨度大、信息量多。

从解说词到人物对话,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满贯”的感觉,感情细腻,轻不着力,虚实结合,平中有变,呈现亲切柔和的色彩。解说、同期声、音乐,张弛有度,节奏舒缓,似徐徐清风,整体凸显出大气抒情的艺术风格。

同时,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艺术手法,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新的创作高度。

楚秋白也是头疼不已,这几天也被问烦了,直接把这些事情推给了何铁军说是:“这事由美术厂定。”

何铁军也不是傻子,直接把顾小凡的电话塞了出去,把顾小凡弄得完全是一个头是两个大,这几天接电话,满脑子都是什么“牛肉锅贴”,“微州臭豆腐”,“鱼酱炖稻花鱼”……

搞到后面,顾小凡就已经不敢开机了……

中午顾小凡拍完了一天的镜头,正在躺在导演椅上休息呢,突然感觉到有人扔了一份东西在他的腿上。

“看看吧~你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刘施诗没好气扔过来一份报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