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朝阳 > 第104章 向着大海

第104章 向着大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实总是这般的无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诠释了特区教育的现实——府中未作任何关注的海员学校,现在却是生源素质最高、生源最充足的学校,相比之下。纵是东亚学院亦无法与之相比——高级海员每月百元以上的工资吸引着那些仕途无望或毕业于教会学堂毕业的青年加入这个行业。

现实总是如此,只有利益才能趋使人们加入一个行业。正如同后世的“热门专业”一般。

“老师,如欲创办海军学院,恐怕还需要另谋他策!”

跟在老师的身边,韩彻用平静的口吻说道,看着那些海员,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绝不是因为向往大学而考入这所学校,他们是因为毕业后丰厚的月薪。

“这里的青年太过市侩,他们只是为了高薪而考入学校,就如人们托关系找门道入北洋当水兵一般……”

第104章

仁川港三号码头,一艘白色的外形悠雅漂亮的三桅帆船静静的泊于泊位上,与其它商船不同的是,这艘白色的三桅帆船上站立的是穿着西式海军军装的青年,其中甚至还有几人持枪而立,在无檐帽上清楚的写着“朝鲜统监府警察部海警处”。这艘三桅帆船便是海警处的“通海号”训练舰,说是训练舰,但实际上却是由一般风帆货船改建而成,在船边甚至还有几门克虏伯舢板炮。

“啊……”

甲板上十几名水手弯着腰用磨石擦洗着甲板,舰桥上的一位穿着白色海警装的警官神情凝重的打量着这些水兵。

舰长!

韩彻的语中满是不屑,而他说的也是事实,在北洋海军成立的时候,李鸿章还比较担心兵源,怕没有人愿意当海军。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处于传统的农耕社会时期,种地是中国人最本分的事。即便是当兵,也要当陆军,站在地面上,心里踏实。李鸿章说:“虑左帅在甘,诸将不愿西行之情见于北洋。”担心出现当年像左宗棠率军到西北时,官兵怕苦而不愿意西行的情况在北洋海军发生。

可北洋海军成立不久,不仅李鸿章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而且还麻烦了,许多绿营兵甚至八旗子弟也纷纷要求到北洋当兵,甚至不惜请客送礼。真是怪了!李鸿章闻报后,又喜又惊。怎么有这么多人来争着抢着当海军?其实,这个问号的答案就在李鸿章自己那里——北洋海军的薪水高!

而现在,这些人考海员学校,也是基于这一考虑。这种市侩于趋利自然让韩彻瞧不起他们的为人。

这只是一艘由小吨位帆船改造的训练舰,其蒸汽机甚至只有不到150马力,就这一点,这甚至还不如航运公司的海员学校——海员学校,北洋航运去年设立的海员学校,至少那所学校去年便招足了第一期250名海员,而且已经就读八个月有余,其更是多次出海进行航海训练。

相比之下,海警学校的筹备工作到现在依然在筹备中。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才真正的海军啊!”

一声感叹。马吉芬的视线不禁朝着公里外临海的海员学校望去。现在他甚至有些嫉妒那几名从英国来的教员了,至少他们正在培养中国的船长,而自己呢?

身处海员学校之中,唐浩然不时的会把视线投向那些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的学员,相比于海警学校,海员学校的筹备工作却极为顺利,却是因为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的青年深知海员,尤其是高级海员的薪酬远高于普通人。而北洋海员学校却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培养高级船员的学校,其招生广告在上海、香港、广州、天津甚至汉口刚一发出,即吸引了一批年青人,如果不是因为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以及数学底子,恐怕还能招到更多的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