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在新明朝 >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通向中枢之路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通向中枢之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却说李估和吏部尚书许大人的谈话还在继续,李估忽道:,“此事任是谁也束手无策,想必有饱学大才,熟悉祖宗典故建言分票。”

许尚书被李估说的脸上带出几分得意”“太后问计,本官记起当年崇祯朝故事,献了此策。太后便下旨暂行此制。”

当年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刷新政治,曾创出了内阁分票制。

这里插几句话,张阁老这个吏部尚书是加衔,只享受政治待遇不管部事的。许大人的吏部尚书才是实授”算作吏部衙门的坐堂官,一般意义上的天官冢宰。

国朝同时有好几个某部尚书的现象多了去了,大都是加衔以示恩荣和品级地位,看官们不必大惊小怪。

这样算下来,当前的内阁其实只有四个大学士在处理政务,问题就出在这里。

都晓得内阁最重要的权力就是票拟,对中外章本提出处理意见,再由圣母皇太后过目后成为正式诏令。所幸当今太后以贤德著称,十分支持内阁工作,并不轻易干政自专,颇得大臣们认可。

依照嘉靖万历以来的老规矩,首辅在时,自然是首辅把持票拟,首辅不在次辅暂代。可眼下没有首辅,没有次辅,只有四个资历差不多的群辅。

(的.)(的.)

所谓分票,就是各种奏章题本送到内阁后,将奏本分给各大学士进行票拟。^^ ^^免费负责这个事情的中书舍人,就叫做分票中书。这份工作那是相当的意味深长。

近年来本是没有这个制度的,但为何如今要增设分票中书?不嫌多余么?

李估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对许尚书猜测道:,“下官虽位卑职低,但也听说过首辅养病、次辅致仕,现下只有四学士直文渊阁。以此看来,莫非阁中有群雄逐鹿相持不下之事?”

尚书点头,心里对李估的赞许又多了几分,暗道此子确如学生和赵总宪所言,悟xing不错。

这四个大学士阁老都是股肱之臣,谁服气谁?一天三位数的奏章题本到了内阁,谁去出面负责主持票拟?

没有政治敏感xing的人或许会问,万事好商量,都当上大学士了还有什么可争的?可关键之处在于,首辅张阁老不管是身死还是去国”注定时日无多,又没有次辅在阁递补。剩下的四个大学士谁占了上风,岂不就隐然成了未来首辅人选?

任何读书人的最高政治理想不就是宰相么”虽然殿阁大学士在口头上都有阁老宰相的美誉,但首辅才真正最接近宰相的一个。

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距离人臣中的仅有一步之遥,四个大学士谁肯相让票拟大权?

太后也和不了这个稀泥,还未亲政的天子更是没话语权”局面僵持影响到政务也不是办法……,

话说景和朝延续了前朝旧制,内阁大学士设置依然是标准的四殿两阁冠名。排序按惯例是首辅中极殿、次辅建极殿,随后是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理论上应该有六个大学士辅政当国、参赞机务。

不过今实再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是只有五个,建极殿那位次辅去年告老还乡了。

不知为什鼻一时也定不下补缺人选,所以内阁位子就空着一个,其实也无所谓,真不差这一个非首辅的位置。

但内阁还有个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当朝首辅,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集阁老年因老多病,所以闭门休养,久不视政。

他老人家是先皇临终时的顾命大臣,先皇口述遗诏和今上即位诏都是他亲笔写的,端的是德高望重。就算在家白拿四份傣禄到海枯石烂,朝廷里也没人敢主动劝他退休腾位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