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在新明朝 > 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

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哪来的六根不净和尚?”晁林仔细回忆了一下“听说是法号叫圆容。”

李估大吃一惊!圆容好像岳父出家后就是这个名字?天下没这么巧合到重名还又岁数差不多的和尚罢?不过看看这些yin损主意,就是他的一贯风格,多半错不了的。

这老头真是吃饱了撑着,哪有这样当岳父的,越老越幼稚,李大人心里埋怨道。

不过他转念一想,忽然感到真是天助我也,机遇就在于此了!当即发令传唤仪仗,张三跑过来问道:“老爷要去哪里?”“去金员外宅第认爹去!”李估语含双关道。

旁边还没有离开的晁司吏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

别忘了,县里的童生都是要经提学官考过才能录为秀才,秀才经过提学官主持的乡试才能中举人。所以县衙没有任何本钱与提学官在科举事务上抗衡。

提学官会不会来?李估跟他不熟,十分拿不准。

从科举角度,被称为大宗师的提学官跑来主持县试,相当不协调。人家笔下都是出秀才、举人的,来县里点童生未免丢份,传出去失了宗师体面。

从经济角度,到富贵繁华的扬州城主考科举,又是想取谁就取谁、随意xing很大、基本没有风险的县试,谁不想来?为了将来的院试、乡试,就算大宗师现在只主持县试,那有钱人一样要照着院试、乡试的标准去巴结,借此通上门路。

何况大宗师点出的童生,那是一般的童生么?到了下一步府试院试还不得受些照顾?

而且这次是有府衙之邀,若提学官打着解决府县科举纠纷的名号过来,又是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理。

李估越想越觉得可能xing很大,多数人遇到这么个机会肯定要来扬州城走一遭的。难道自己还是要丧失县试主考权?

再想起先前盐商的事情,李大人顿感头疼。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本以为两边被自己齐齐压制住时,竟然先后奋起反抗,无意中生出遥相呼应之势。

又有吏房司吏晁林禀报道:“奉大老爷之命查探过,巡役上书确实有前典史孟公明暗中串联,又有用营兵取代巡役的传言,因而群情不稳。”“那就是金百万的主意?”李估问道,人人皆知孟典史是金百万的表妹夫。

“月初盐商聚众商讨大人之事时,有个外地老和尚出谋献策,与大人为难。后来这个和尚又被金百万请到家中,怕是脱不了干系的。”晁林毕竟是本地地头蛇,将消息尽可能打探的详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