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有稻粱谋

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有稻粱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太皇太后身边的人,特别是高家的命妇们,也在她面前说过些只言片语。

所以,太皇太后只是笑了笑,就道:“太后所言,甚合老身之意!“

便看向赵煦,道:“往后便让开封府,一切大小事物,皆先禀官家,让官家拿主意,官家拿不定的主意,再来和老身、太后商议……官家觉得可以吗?”

如今的官家,已经通过即位这大半年的表现,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尊重和信任。

已经没有人怀疑,这个年幼的天子的政务水平。

所以,将开封府有关的事情,完全交给他处置,对于两宫来说,都是好事!

一是可以向朝野上下表明:天子成年,既行归政的态度。

免得有些人在下面嚼舌头根,甚至怀疑、揣测,乃至于将来有人以此来离间天家骨肉!

都堂的熟状省劄送到宫中的时候,赵煦正陪着两宫,从庆寿宫视察回来。

庆寿宫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太皇太后,大抵可以赶在新年前搬进去。

而向太后这边,也会旋即开始保慈宫的修葺。

两宫看完了都堂熟状,向太后想了想,就微笑着道:“娘娘,开封府的事情,本就该是六哥家事,不如以后和开封府有关的事情,就让六哥处置吧?”

二则是将开封府交给他,可以让他慢慢熟悉国政,也慢慢的积累一批信任的官员、班底,如此将来亲政后,可以第一时间使用他信任的大臣。

不至于要像英庙、先帝那样,从头开始。

以至于,有大臣敢在君前直言:伊、霍之事,臣能为之!

三则是,哪怕出了什么差错,危害也只在开封府,可以及时修正。

这些道理向太后早已经和太皇太后暗示过。

太皇太后自然知晓,向太后的意思——这几天,她们私下也商议过了。

开封府,自太祖之后,就是储君成年后的理政之地和学习之地。

太宗、真庙,都曾是开封尹,以为亲民官,亲自处置开封内外之事,积累经验,也积累班底。

然而,真庙之后,就再也没有成年的储君了——仁庙即位前才十三岁,根本无力处置政务,英庙和先帝,则都是在即位前,才匆忙正位储君。

如今的情况,与仁庙类似,都是天子幼冲,但又有不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