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生1984 > 第261章 秀兰,帮我剪指甲

第261章 秀兰,帮我剪指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云海现在不靠开这种小店赚钱,他做的是产业集群,做的是高端研发。

只要整个产业做大了,四海集团的生意就不会差。

李云海也从来没想过要垄断这个行业。

他手里只要有a等专利权,掌握上游科技,就能掌握最大的话语权。

低端制造、循环再生等产业,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就像碳粉厂一样,开得越多,生产得越多,李云海的a就卖得更多。

梅山的村民们对李云海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云海安排人员给他们进行培训,培训之前,他亲自到达四海电脑学校,当众做了一场演讲。

敢于出来打拼的人,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有的是高中毕业,有的是初中毕业。其中还有一些人,本来是在四海耗材厂工作的,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想开店做生意,便辞了工过来。

对此李云海持欢迎态度。因为做生意的和打工的,并不是同一类人,工厂人员流动也属正常。

李云海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技术,将来到全国各地去开店创业,赚钱回来建设家乡,回来建工厂。

梅山文印的产业链,也将由这群人去建立。

李云海不仅给他们提供昂贵的机器,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

这份情谊,将被这群朴素的梅山农民永远铭记。

许多年以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梅山人,还会向儿孙辈提及当初李云海对他们的无私帮助。

李云海告诉他们,要想依靠文印生意赚到钱,就要去大城市,去大学旁边开店,最好能开到学校里面。到各大城市建筑设计院、行政中心旁边去开店,这些地方不愁没有生意。

他这是把发财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好让大家少走弯路。

不用多久,梅山人赚到钱以后,就会回到家乡,建立大大小小的图文、印刷、广告相关产业,成立企业及家庭式作坊。梅山地区对文印产品庞大的消费,也将吸引三菱、理光、柯尼卡美能达等工厂前来建厂,全球的碳粉厂、配件厂商也将前来梅山设立分销点。

这叫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当一个产业都被一个地方的人控制时,那这个地方就能产生虹吸效应,吸引全球的产业资源前来投资。不用多久,整个地区的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梅山人成了耗材终端最大的消费人群,自然会在梅山形成产业园区。

这个产业太过庞大,国外的企业也众多,四海集团不可能垄断所有的生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