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法本道 > 七十四章 名言至理

七十四章 名言至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有至道,明德仁善之心的人,能和天星历相感应,天地间的神灵会根据情况发落,生死的循环,但是信奉天地至理之道者,勤于乐善奉行,又有不同。”

“人有三魂七魄,各种称呼命名繁多,但在贫道看来,只有三个名字,一为神魂,二是灵魂,三曰幽魂,三魂对应天地人,神魂为阳为天,灵魂为阴为地,幽魂为人,倘若人受到某种外界的干扰,比如受到惊吓,三魂中最弱小的幽魂便会离体而出。”

“当魂魄离体时间超过七七四十九天后,就很难再回到身体,最多不过一年就会丧命,我们修道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修炼灵魂,修着的三魂会逐渐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青云子的旁边正好有一尊金像。上面写着是“三缄其口”的人,背后的铭文写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

他指着金像的铭文说:“这就是天道。至于说天地能长久,也是相对与世间万物而言的,天地间的大风有停时,暴雨也有止住的时候,这些现象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都不能永恒的长久,何况人呢?”

“然而,天地也在道中,一阴一阳是道之根本,阳灭而阴生,阴衰而阳生,天地间的一切都在阴阳的转换当中,一个物体灭绝了,但他不是真的就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得以重生,这也是天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雷鸣也对这些问题起了兴趣,尤其是鬼神之说,他问道:“请问道长,地道又是什么,还有鬼神如何解释?”

青云子细看雷鸣后说道:“小居士果然是与道有缘之人,这个问题在你知道了天道之后,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人如果他的骨头腐朽了,但他的言论和精神还能得以延续下去,才是得道之人。”

更新时间:2013-04-08

七十四章名言至理

“道有不同,千差万别,吃饭喝水只是小道中之理也”

“道中的含义很多,夫道者,分天地人三才,道乃大化之根,道的教化时刻都在运转,却又如虚无一般,看不见、模不着,单以文字语言也是没办法说清楚的,需要个人去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不管你从那方面入手都可以,我们就以缘,来感悟道说起把,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便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础,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就是人道,做到了上面这些,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得道”了,但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有博大的胸襟,向大海一样能够包容一切的那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情怀,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是先决条件,正所谓从善如流就是这一切的开始。”

“至于鬼神贫道刚才说过,一个物体灭绝了,但他不是真的就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得以重生,阳世三间的人有天子、官宦,士、农、工、商、阴曹地府中大略相同。”

人死为鬼,有功德之人死后为神,无功德之人死后为鬼,天人感应自然而分,由不得个人意志,善人成善鬼,恶人成恶鬼,军人成鬼卒,将领成鬼帅,土匪当然就成为魔鬼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恶者更为鬼,鬼福者复为人,正如人有善恶之变一样,鬼也可行善积功,也有升迁,如果活着的人拉‘鬼‘一把,还能使‘鬼‘脱离苦海,经过超度得为善爽之鬼。”

“这样的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有些人在阳间作恶多端以为没有报应,以为一死了之,其实不然,阳世有法律,阴司亦有鬼律。”

“如果一个人对于父母不能尽孝,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对于社会国家也不会有伟大的建树,因为忘本之人,天良已丧,那个来的公忠之心,廉洁之德?几位善信你们说是不是?”

常飞虎的心中在道长的一番开导之下,豁然打开了一扇窗户,一下就开朗起来,以前的一些困惑也在青云子所说的这些天地至理中冰释。

南离问道:“那什么是天道呢?为什么人的寿命很短而天地却能得以永恒呢?”

青云子略作思索,在微风中两道长长的白色寿眉飘忽不定,一幅神仙气色说道:“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故而,人的寿命不长,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修道,以顺应天地以求长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