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 126.第124章 这帮子孙之中也就你配和我打团

126.第124章 这帮子孙之中也就你配和我打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李世民开着悍马赶来的时候,给郭子仪他们吓了一跳。在看到李世民从车上下来以后,郭子仪纳头便拜。

他在心中甚至还有一点儿小惭愧,惭愧于刚刚自己竟然质疑太宗陛下。

在了解为什么会发生争吵过后,李世民结合李清的建议综合分析一番,决定派兵乘胜追击。当晚,安守忠被活捉,长安、陕郡、洛阳在一鼓作气之下被再度光复。

最后在写战报的时候,原本李嗣业咬咬牙上报的是“阵斩一万”,仆固怀恩接到战报,想了想偷偷给改成两万。这事儿被王思礼看见后,大骂仆固怀恩半晌,把战报改成了五万,最后是郭子仪和李豫一商量,给改成了六万——当然了,这是本位面战役的战报,不涉及其他位面,请勿对号入座。

毕竟弟兄们也是要靠阵斩领赏的,军官们也要靠这玩意儿升迁,正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你又怎么敢少写?

第124章 这帮子孙之中也就你配和我打团

火枪固然准头不足,但李绩命令二百步开火并非没有实例。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采取的战术就是停止前进、原地射击再前进的办法。如此反复循环下去,普军时常会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开火,有时甚至会在二百步以外射击。

根据七年战争亲历者滕佩尔霍夫将军的说法,普军有时会在六百乃至于八百步的距离开火。(注1)

至于说有无协同作战,郭子仪部和李嗣业部又不是杵在那儿的木头桩子,这支线列部队只是一支偏师,为杠而杠并不可取。

安守忠远远地看到唐军阵地上冒出奇怪的火光与蓝白色的浓烟,随后张通儒的部队如同割麦子一般莫名其妙地倒下,心里早已升起不好的预感。等到张通儒拨转马头带头逃跑时,安守忠立刻意识到大势已去。

在收复关中地区后,唐军挥师南下,直取睢阳。

叛军尹子奇部本就围困睢阳日久,久攻不下人困马乏,在李嗣业的带领下,唐军势如破竹,大破尹子奇,将睢阳城从叛军的围困中解救出来。

城中原本有三万人,等到援军抵达之时,城中仅剩千余人。张巡面对着来援的李嗣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当晚在军中饱餐一顿后,张巡与南霁云、许远等人告别,孤身一人来到城墙之上,留下一封遗书后纵身跃下。

直到第二日清晨,张巡的尸体和遗书才被发现。遗书上大意是自己为保江淮地区免遭战火涂炭,在睢阳困守,弹尽粮绝之下只能食人,于道德不合,为免朝廷难做,便选择一死来保全朝廷的颜面。

原本溃散的张通儒部的士兵已然被炮火的霰弹吓破了胆,连带着安守忠的中军都被他们冲散,更别提那轰击的炮火,虽然杀伤范围不大,但足够吓人。早已准备就绪的骑兵如同海啸的浪涛一般席卷而至,阳光洒在他们银光闪闪的甲胄上,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看来你的建议还真不错,”李世民呵呵一笑:“将唯一的一门火炮藏在后方,等到敌军冲上来的时候忽然爆发,哈哈哈……看他们那狼狈的样子,苦胆都被吓破了!”

李清能怎么说?作战方式都是现成的?他只能笑而不语,拿着一柄鹅毛扇给自己扇风,不说话,装高手。

“走吧,我们去朝廷军那边。”李世民转动方向盘,向那边开去。

郭子仪的中军之中,此时正在发生争吵。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认为安军在溃败之下,必然放弃长安溃逃,多次向广平王李豫建议火速追击扩大战果。然而一生求稳的李豫认为激战一整天军队疲惫,在多方面权衡考虑之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