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虚海征程之另一种起源 > 第三节 战机不够就用玩具充当吧

第三节 战机不够就用玩具充当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凭借函道风扇,这些飞行维修机器人拥有着卓越的地形通过能力,不管是沙漠沼泽还是沟壑水体,对飞行器来说全部不是问题;而小型晶体增压引擎的使用,不仅为机体提供了将近两吨的承载能力,而且补给方便,占用空间和质量更小,原本只有两个挂载位的雷格也因此得以额外多装载上一架,大大地提高了战地修复效率。

在这之后,介于在雷格上的成功,飞行维修机器人很快便在联邦军中普及开来,在战车工厂和机场周边大展身手,甚至钢爪的修理APC也额外挂载了一台,使得军队的续战能力大大提高。

既然是完全独立的实验部队,雷格载具自然是享受不到的,不过既然野战重工已经建起,这种使用涵道风扇驱动的小精灵也就随之出现在了基地中。

随便找了点借口,像是机体故障啦,控制失误啦,战损啦等等,便以这些合理的名义补充到了全新的,见联邦军部对这种便宜的东西并不在意,于是,换下的“损坏”机体便出现在了设计师们的拆解工房里。

作为垂直起降载具,气动外形并非像静不稳定型固定翼翼战机那样需要经过严格的风洞测试,只要推进器和重心之间布局合理,能够以足够小的消耗达成相应的指标,一般来说也就足够了,之后机体外观是使用气动布局抑或是隐形布局,也就权看届时的需求了。

·

2012.11.09.0942

·

在战场上是没有维修载具的时间的,如果哪架载具损坏了,也只有等一场战斗完结之后再行考虑。

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这样的。

原本从NOD处俘获的毒液战机,便是作为当下函道矢量引擎载具的顶峰之作,论其能源利用率以及在空战中的中低速超机动能力,便是联邦军引以为豪的奥卡系列也只得自愧不如。就是这样灵活的空优战机,若想发挥其超常的灵活性优势,仅仅依靠人类驾驶员那糟糕的并行处理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大部分组件的协调工作都得交由机载AI来完成,而为此,一套能够描述机体力学特性并实时调整的物理模拟器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使用了这套模拟系统,原本只是为了研发汽车而涉及过粗浅的空气动力学知识的设计师们才能这么快地将其摸透。

不过,人类总是善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而在建造方面,纳米机械突破了常规宏观建造技术的精度和速度的极限,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过去庞大地使用微观建造学理论的实用型生产线的小型化也成为了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切实地减小战损,两种产物诞生了:内置型自动修复组件和自律型战地速修机械体。

前者作为载具的内部装置,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通常只是着重于载具的动力组件,在载具受到损害时用于控制损害规模,保证载具顺利返回基地的行动能力;而自律型战地速修机械体说是战地速修,也仍然属于缓慢的完全修理,工作方式与其说是修理其实更多的是更换,这就需要大量的备件,因此它们通常无法到达距离诸如野战重工之类的补给点太远的地方。

不过世事并非那么绝对,如今已经在联邦军部中普及的雷格载具,拥有着较快速的机动力和短时间部署一座小型后勤基地的能力。维修作为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功能,被设计者尤为看重。但原本就是轻巧化的载具,在携带大量作战物资的同时根本无法再承载一套完善的载具维修系统,最终确定的方案中,该系统被一种小型无人机械所替代了,相比于完整的机体修复装置来说,这种已更换为目的拼装机只需要机械臂就足够了,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空间来装载其他更为紧要的物资。

在这些维修机械的运动部分的设计上,开始的时候自然是简单而极为成熟的四轮底盘方案,然而经过进一步的论证之后,却将这个方案放弃掉了。最终选择的是一套相对复杂的二轴函道风扇升力系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