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138.第138章 “军”与“政”

138.第138章 “军”与“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旨在做到:人是完完整整进来的,想走的话,唯有带着尸首回到故土入土为安。

甚至,只要“仁德书院”的热度在整个大汉足够高,吸引来大量的世家豪族乃至于商贾,那么依托着“仁德书院”弄起一片“学区房”也不是不行的。

‘此人进可为平乱战乱之谋士,退亦可治理天下之能臣,定可为我主一大助力。若是能拉拢李子坤,且让其投于我主麾下……’

原本单纯是欲至吴郡向李基讨教,一血此前在巨鹿城内被李基击败而吐血之恨的许攸,心中随之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站于高台之上的李基自然没有察觉到隐没于人群之中的许攸、郭图的想法,而是颇为欣喜地看着眼下热烈的氛围。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工程师可言,识字率更是低得可怕。

因此纵使李基绘制好了挖掘修建的河道图纸,甚至具体标明深度、宽度等等,若没有足够的士子从旁依据着图纸指点也是根本做不到按图索骥。

“仁德书院”会给刘备带来多少好处,许攸同样能看得出来,但许攸心中所感觉到的却是一阵挫败之感。

李子坤之妙计,当真层出不穷乎?

“仁德书院”一立,无疑将会是三方共赢的结果。

于诸多立志教化的大儒名士而言,多了一个最好的教化渠道;于无数求学而不得门的学子而言,亦多了一个求学渠道;于开发吴郡而言,更是刹那间解决了大量中基层官吏缺乏的矛盾。

纵使李子坤碍于考核,只限定那些士子临时担任三五个月小吏,亦能转瞬之间解决了大量开发吴郡所紧缺的人才缺口。

所以……

‘都是劳动力啊。’

李基看着那些士子的眼神,就宛如是看着一头头静待开发的小白羊。

进了吴郡,还想跑?

李基心中已经在开始琢磨一系列后续依据着“仁德书院”留住人才的手段。

若是再算上一部分可能就此一直呆在刘备麾下的士子,以及今后许多在书院结业后会拜于刘备麾下的学子……

这几乎是完美解决了吴郡的中基层官吏不足的问题,甚至吴郡所拥有的人才储备甚至远超中原州郡。

管中窥豹……

传闻之中李子坤不仅推演有术,亦有着治国之才,看来确实不假。

‘或许,我主对李子坤的看重尚且远远不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