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马车夫 >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09章把羊养肥再宰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09章把羊养肥再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五天后,十五万蒙军在乌兰巴托集结完毕,并与次日南下开赴吐鲁番前线。

中蒙古和吐鲁番、叶儿羌两部接壤,十五万蒙军骑兵在大漠上疾驰,翻过杭爱山,于三十日抵达金山。

十一月中旬,土默特出兵两万,到临兆府——兰州府一带打劫,一度准备沿着渭水南下西安,但到了兰州卫时,遭到明军顽强抵抗。信王亲自登城督战,明军以不到两千人,硬是挡住了土默特大军攻城,并成功拖延了他们时间。首领勃勃吉尔久攻兰州卫不下,怕遭到明军报复,于是在周边抢掠了一番后便退走。

与此同时,吐鲁番部见土默特部出兵抢掠,嫉妒的要命。首领 买拫克认为明军会针对土默特部采取行动,因此放心大胆的率军一万越过祁连山山路,深入陕西行都司附近抢掠,肃州卫守将王金和西宁卫守将李奇闭门畏敌怯战,致使周边上千老百姓遭劫,死伤数百口。

叶儿羌部由于不跟大明国土接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土默特和吐鲁番两部到大明境内抢劫,饱掠而归。

邓浩楠最担心边疆的抢掠会激化刚刚平息的西北暴*,因此得知情况后,立刻下旨催促兵部和总参谋部马上采取军事行动。

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些游牧民族抢掠的时间一般在十二月底,也就是大雪封山前行动。因为那样他们在饱掠而归后,明军会因为大雪封山而无法对其发动攻势。

邓浩楠深怕刚刚稳定的西北再生出乱子来,因为他知道西北是大明帝国的死穴,是大明帝国统治的掘墓人。

杨鹤平定了三边,稳定了山陕局势,邓浩楠调拨的赈济粮饷也如期的到位,解决了西北老百姓暂时的生活问题,粮食足够他们过冬的了。

为了稳定西北,邓浩楠从富庶的台湾府、辽宁府运来了大批的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种子食物,安排老百姓来年春天时候进行耕种。

一开始,山陕老百姓不认这些东西,他们只种麦子和水稻。但是当地官府告诉老百姓们,水稻和小麦很可能还会瞎了,不想明年继续挨饿最好种植这些农作物来解决温饱。地方官府可没有邓浩楠那般仁慈,苦口婆心的劝说老百姓耕种,说与利害知晓。地方官府就是奉命行事,同时官员们可不想明年继续闹灾荒,老百姓起来造反,因此几乎是半强制的让老百姓耕种。

对于老百姓而言,习惯了官府的态度,只要不是害他们,他们都可以接受。加上这些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的,因此老百姓们的抵触行为很少,这使得西北战火的苗头被扑灭,复燃的机会大大减小。

总参也是这样安排的,但偏偏今次他们提前了行动,让总参没有来得及准备好。

邓浩楠亲自过问此事,兵部尚书林风不得不命令总参提前采取军事行动。

十一月二十日,兵部派人到蒙古三大军区宣赦,调集十五万大军南下攻击吐鲁番、土默特,连带着叶儿羌部、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三个地方,一并都在剿灭范围内。同时,兵部又增派四个枪骑兵师火速增援西安,防止陕西敌人抢掠进入陕西,引燃民乱。

兵部调十五万蒙军出征,开拔费支付了五十万两,剩下的允许蒙军在五个部落内自行筹措。

自行筹措就是允许烧杀抢掠,对于这个没有正式公文的口头命令,十五个蒙军万人队头领们并不在意。

当然,还有一些顽固分子还在跟官服作对,不过已经沦为小股土匪,当地官府和地方警察便可以控制住局面。

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北方时至深秋时间,但是气温却降低到了隆冬。

国朝境内的战火被扑灭,这使得西北的羌人等大部落的首领们感到失望。原本他们总是趁着明军全力在国内剿匪的时机,纵兵入境抢劫。虽然抢的东西不多,但是每次都能弄点儿,至少可以掠夺人口和牲畜。

如今,明朝国内战火结束,中央下令休养生息,使得各地官府无法再盘剥老百姓,老百姓不用交粮纳税自然家里剩下的钱粮就多了起来。

骨瘦如柴的老百姓变得有些油水了,这自然让土默特、吐鲁番等游牧部落们眼红,于是动了抢掠的心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