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669章 苏军的困境

第1669章 苏军的困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翻开,再喝了口罗宋汤,朱可夫的心情终于平息了一些,然后一边阅读,一边又将黄油涂到黑面包上面,然后津津有味的啃起来,吃了没两口,副官忽然推门进来,将一份苏军最高统帅部签发的绝密电令摆在了他的面前。

朱可夫便立刻放下手中面包,拿起了这份密电。

在看完密电之后,朱可夫又立刻吩咐专列掉头再次南下库伦。

这份密电,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发来的,要求朱可夫立刻南下库伦,与**的同志商量在包头建一个轻工业基地,并且向苏联远东方面军提供军需的具体事宜,显然,斯大林同志也在关心伊尔库茨克五十万苏军的吃穿问题。

不过真正引起朱可夫兴趣的,却还是这次被派来库伦与他谈判的中国同志,徐锐,切列夫在信中多次提到过的那个家伙,那个在中国战场表现出卓越指挥才能的家伙?据说他在中国战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还从来没有败过。

面对如此困境,朱可夫当然不能坐视。

这次南下库伦,就是朱可夫希望能在库伦打建一个工业基地,不说向远东方面军提供急需的油料、航弹以及机械零部件,好歹也要将苏军的棉衣、军靴还有口粮难题给解决,要不然伊尔库茨克的五十万大军就没办法越冬!

然而,考察结果却让朱可夫大失所望。

并不是蒙古政府不愿意合作,事实上,蒙古政府还是很乐意合作的,也不是因为运输不通畅,库伦跟伊尔库茨克之间的铁路虽然被日军给炸毁了,但是蒙古拥有大量的驼队,利用驼队一样可以大批量的运输给养。

最大的问题是,蒙古缺乏足够的人口。

朱可夫跟苏联前驻华公使切列夫是亲密的朋友,切列夫在给朱可夫的信中,多次提到过徐锐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并且对徐锐百般的推崇,这让朱可夫感到十分好奇,这个徐锐究竟何德何能,能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切列夫如此推崇?

徐锐么?朱可夫摩挲着下巴,开始陷入到沉思。

……

尽管缺乏统计,但是以朱可夫的估计,现在蒙古国的总人口最多也就三五十万人,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口都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聚居在库伦的人口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既便将这三万人全部转化为工业人口,也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考察完库伦回来之后,朱可夫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恶劣,到达恰克图车站时,正好天气变差,眼看着就是一场暴雪,这就使得朱可夫的心情更恶劣,于是开始大爆粗口,要知道平时他可一向都是风度翩翩的。

朱可夫缩回到沙发上,吩咐卫兵将晚餐送车上。

很快,一份简单的晚餐便送到了朱可夫的面前,两片黑面包,一小块黄油,还有一杯热腾腾的罗宋汤,尽管身为总司令,但是朱可夫并不喜欢搞特殊化,他更愿意跟手下的普通士兵们同甘共苦,这样也有助于他了解军队的战斗力。

晚餐上来,朱可夫又从书架上面找了本,高尔基的母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