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家 > 第359章 新气象

第359章 新气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熊光荣一抹嘴巴,接过刘伟鸿递过来的香烟,喘着气说道。

马吉昌也咕咚咕咚喝了一杯茶水,说道:“是啊,书记。现在大家积极性都挺高,知道区里让搞的事情,准能赚钱,谁不抢着搞啊?咱们这一回,棉花算是大丰收了[看小说官家,请到官家贴吧],很多农民数钱那个开心啊,嗨!”

说着,马吉昌便连连点头,十分开心的样子。

上半年种下去的棉花,基本都到了收获期。

早在上个月,就已经有两个纺织厂跑来订货,争抢着要将夹山的棉花全部包下来。国家计委提供的消息,很是准确,全国的纺织厂都缺棉花。夹山区的种植面积不小,棉花产量还不错,尽管对于大型纺织厂来说,这点棉花只是九牛一毛。但枚子肉再少也是肉,在棉花缺口极其严重的情形下,夹山区这点棉花,也成了抢手货。一到收获期,往往是刚摘下来的棉桃,就被人家收走了。全都是现款现货,概不除欠。

“书记,这个事情难办啊……”

在刘伟鸿简陋如故的书记办公室,熊光荣和马吉昌大步走进门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刘伟鸿面前的茶杯,便咕咚咕咚地灌了一气,大声嚷嚷道。

熊光荣现在是县农业局长,这几天都一直呆在夹山区。名义上,他是陪同省农科院的专家小组过来考察的。刘伟鸿虽然是学农出身,但学的走动物科学,怎样选择牧场,引进牧草、奶牛,建立完整的奶牛养殖基地,可都不是那么内行。这样的事情,刘伟鸿从来不肯马虎,更不肯不懂装懂。关系到奶制品厂是否能按期开工运作,更关系到数百农户的生计,岂能盲目?

故此,刘书记专程赴省农科院,请了几名奶牛养殖的专家下来,专程考察夹山区。作为农业局长,熊光荣当然必须全程陪同。何况他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夹山人,夹山区前区长,对夹山区充满着感情,对刘伟鸿更是怀着“知恩图报”的心思,在奶牛养殖这个事情上,自然要竭尽全力。

这几天,熊光荣等于又变成了夹山区的区长,和马吉昌一起,陪着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在夹山的山沟沟里到处转悠,寻找最合适的牧场。

夹山区的农民第一回收到这么多现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没。子地称赞区里给老百姓办了件好事。种植棉花多的家庭,摩拳擦掌,准备来年再大干一场。种得比较少或者没有种棉花的家庭,见人家“大把”票子揣进了兜里,都眼红得不得了,直拍大腿,怪责自己当初怎么那么蠢,不知道听区里干部的话?

大规模种植棉花,是马吉昌具体负责的工作,如今丰收了,大伙都挣到了钱,马区长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村民们夸赞的话语,心里头着实高兴。

仲夏初秋的天气,还是很闷热的,在山沟里转悠一个上牛,累得够呛。

刘伟鸿连忙从办公桌后转出来,掏出烟来递给熊光荣与马吉昌,笑着问道:“怎么难办了?是不[官家贴吧快速更新与你共分享]是我们夹山不适合养奶牛?”

马吉昌也是口干舌燥,被熊光荣抢先一步,拿到了刘伟鸿的杯子,只好自己去泡茶水。如今夹山区的党政班子,空前的团结,工作氛围特别好,不但熊光荣马吉昌这些领导,就算是一般的干部,在刘书记面前也不见外,刘书记的茶水和香烟……几乎都成了“公家”的东西,大家谁也不跟他客气,进得门来,有什么就拿什么,整个将刘书记当成了“大土豪”。

所幸刘书记是个富裕户,每个月都有女朋友的接济,不然要被他们生生的“吃穷了”。

“这倒不是,咱们夹山挺合适搞奶牛养殖的,专家说,其实整个林庆县都合适养奶牛。现在麻烦的,大伙都争着要养牛,夹山镇、九桥乡、竹林乡都哭着喊着要搞这个事情,不好分配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