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家 > 第1110章 传经送宝

第1110章 传经送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然,孙昌平确实没有公然得罪贺竞强的理由。

倒是此事的两位“当事人,”贺市长与刘伟鸿,俱皆脸色平静,不起丝毫波澜,仿佛孙昌平说的压根就是“其他地市,”与平原市无关。

一些干部便暗自感叹,这两位不愧是豪门子弟,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年纪轻轻,端的是好定力。

孙昌平对贺竞强的“批评,”并未持续太久,点到即止,很快便收了尾,看上去,这也是官样报告的标准格式。形势大好,越来越好的同时,局部地区的个别同志,也会出现一点小小的瑕疵。总不能通篇都是成绩,都是肯定和表扬,那样不客观嘛。只要成绩是主要的,那就错不了。

“刘局,请你也谈谈吧。国务院国资办,可是全国国企工作的指导者,刘局年轻有为,既有实际的地方工作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我们陇西的同志,很希望刘局能够给我们传经送宝啊。”

刘局长告诉陇西的同志,督察局此行,目的明确,就是冲着平原市去的,陇西的其他同志,可以不必心中忐忑。

陈剑便代表平原市委市政府发表了讲话,也是标准的官方流程。

当然,既是省国资办主办的座谈会,除了这些欢迎和感谢的官话,总也还得有其他的内容,或者说有其他的套话!

孙昌平代表陇西省国资办,对陇西全省这几年国企改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根据孙昌平这个发言,陇西的国企改制工作,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大方向正确,完全与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保持了一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许多国有企业改制成功之后,迅速扭亏为盈,实现了改制之前确定的战略目标,工厂活了,干部职工们的待遇水涨船高,皆大欢喜。

三年以来,陇西的国企改制工作,成绩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

待孙昌平发言过后,王建林便转向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事实上,刚才孙昌平发言的时候,王建林的目光,便总是有意无意间在刘伟鸿,贺竞强与陈剑的脸上扫来扫去。无疑,王建林非常清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正的交锋,将在这三人之间展开。王建林虽然与陈剑贺竞强都没有什么直接的纠葛,但毕竟全省国企改制工作,是他分管的,却也不能完全脱掉干系。对此事格外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伟鸿忙即说道:“王省长过奖了,传经送宝不敢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吧。”

“当然,也存在着部分的缺点和不足……——”,孙昌平话锋一转,语气由激昂振奋转为严肃沉重:“比如说,我们有部分地方的个别干部,错误地理解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制重组的指示精神和文件政策,片面地将国企改制理解为一卖了之。一段时间以来,省里有几个地市,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将部分国企直接拍卖给私人,3起了少数国企干部职工的不满,3发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个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

孙昌平两眼凝视着发言稿,抑扬顿挫地说着,目不斜视。

但会场上却有很多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贺竞强的脸上。任谁都能听得出来,孙昌平这段话,算是意有所指。尤其结合督察局此行的目的,意思更是相当的明显。

但孙昌平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表这样的讲话,到底是何种用意,却破费思量。

贺竞强半年前才从越中省调往平原市担任代市长,孙昌平却是非常正宗的本土干部,工作上应该也与贺竞强没有发生多少交集,却当众将矛头指向贺竞强,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格外“警惕”。一些政治敏感性特别强的干部,不免在心里暗暗揣测,孙昌平这样做,是不是有大人物特别属意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