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民国战神 > 第401章 亚洲新秩序

第401章 亚洲新秩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也像是一条鞭子,在后面赶着人民不断的劳动。

老百姓一旦吃穿不愁之后,很多时候是不想做事的。只有让他们有危机感,现在吃穿不愁,不代表日后吃穿不愁,还是要继续劳动。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劳动力不会因为日子好过了,就混吃等死,而不创造财富。

只是各国在这方面的力度有所不同罢了。

中华民国自然也不能说不剥削人民,让人民一下就全部都富裕起来,然后就不用做事了。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达不到那种状态,所以还是要让大部分人民都劳动,这样国家才能发展起来,才能确保不被其他国家超越。

大量的劳动力都在工地上忙碌,进而催生大量的水泥、钢筋生产。而一部分劳动力则负责农牧业生产,生产粮食和牧业产品。能用机械化生产的经济作物也在大量的生产,外加各个经济殖民地的经济作物进口,在粮食、肉类、经济作物上都得到了充足的供应。

而建设、以及农牧业从业者有了较高的收入的同时,就会催生大量的商品消费。工业商品的供应方面,则是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在从事工业制造生产,大量的汽车、电器,以及生活用品被生产出来。

经济殖民地则向中华民国出口大量的轻工业产品,不过中华民国也有保留一部分轻工业制造,但是在制造设备上非常先进。

中华民国主要从事重工业商品制造,出了重工业商品之外,还有生产资料的制造,大量的机械设备,基本上都是中华民国自己生产,出口价格昂贵,很多还是不出口的,顶多只是出口到那些经济殖民地,而且那些经济殖民地的企业不能私自贩卖。

在此时的中华民国,简直就是日新月异。

不过中华民国现在基本上也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尽管有在剥削,但是钱抽上去之后,却是用来建设更多的东西,而不是拿来当做个人享受。

人的一声,苦与乐同样也是阴阳之道。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上层统治者如果乐过头,就会引发祸事的。就如明代,统治阶级过得非常舒服,有功名的地主不用纳税,中后期商人地位提高,而且又不收商业税,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明末的上层阶级日子是很好过,但是北方的下层阶级日子却完全不能过,最后乐极生悲,这才导致了明末的悲剧局面,一个偌大的国家,竟然会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简直是闻所未闻。

如今的财团,也就相当于一个超级国企,不过是隐形的,也不会给民众分红,但是会将钱人力物力用在发展上,而不是用在享受上。

举国上下,到处都是工地。

城镇化开展得轰轰烈烈,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开始向城镇转移。而那些农村人口尽管没有什么技术和文化,但是工地很多,需要出力气的就业岗位极多,所以没有失业的问题。只要肯做事,工地上的收入比一般的工厂工人的收入还要高。要想在城镇当中拥有一座自己的房子和一辆自己的汽车还是很容易的。

一般在城市中购买一套一百平方的商品房,一名工人只需要支付四年的工资,而在郊区的房子,那就更便宜了。

而商人和工人同样也在大量投资,因为工人收入不断增长,很多已经有了房子和汽车的工人家庭,则是会选择购买股票和债券保值。

毕竟随着纸币的大量印刷,食品价格和轻工业商品价格都开始上涨,良性的通货膨胀持续在进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