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民国战神 > 第425章 民国新政

第425章 民国新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在经济恢复之后,建设起来的标志性工程。战后美国财团将高速公路这一模式引入,然后再次炒作了一次泡沫,将投资者大量吸引去投资高速公路,然后再搞一次经济危机,接着在低价吞入那些高速公路。

中华民国中央政fu已经决定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这个时候该建设的东西也都建设差不多了,要想让国民都有工作,就必须继续烧钱。所以在政fu资金的支持下,财团大量的搞起了研发项目。

这一阶段的技术研发,则主要集中在尖端科技和军用技术上。

核武器、核电站、火箭、卫星、制导技术、高速鱼雷、喷气式飞机……一系列的研发项目的上马,让中华民国的就业形势迅速得到好转。

掌控了运输,进而对市场保持高度垄断。

这个时候因为商品产能已经能满足国民需求了,所以接下来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了。所以这个时候,财团基本上不怎么对民资提供贷款。但是投资却是很大,主要的投资方就是财团和政fu。

政fu投资了各个方面的基建,而财团则在对收割的资产进行不断的重组、优化。

但是工人工资在这一阶段却是不怎么涨了。

因为这个时候给工人太高的工资,工人就不干活了。不过剥削也不能太严重,所以中华民国在加大税收的同时,只是把工资维持到繁荣前的三分之一,普通工人每个月依旧有100元左右的工资。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财团也没让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劳动力闲着不干活,各个经济殖民地政fu也陆续学习中华民国,大量投资基建工程,同时则继续为中华民国生产轻工业商品,以及汽车、电器零部件和组装作业。

各个亚盟成员国,都陆续取消了工会,工资水平再次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绝对是能怎么压榨就这么压榨的节奏,只要饿不死,冻不着。

中华民国有这些经济殖民地负责大量消耗性商品的生产,能投入到科研、建设上的人力就非常恐怖了。

就以科研为例,中华民国在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上马之后,迅速带动了上千万人口的就业,相当于是有上千万人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有将近1。5亿工人,投入到了各种建设活动当中。一场全民备战运动已经吹响号角。

而剥削最严重的则是德国,毕竟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家又小,不剥削严重一点,让老百姓多劳动,德国将无法最大限度的重新崛起。

结果,中华民国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反倒是工资最高的。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尽管相比繁荣时期要下降了,但依旧是有鱼有肉,只是不能向之前那样奢侈罢了。而且经济大萧条之后,很多国民实际上都有车有房了,这些工资也能让他们过上非常小康的生活。而在经济大萧条中破产的国民,在战后也得到了工作,家境正在平稳的恢复,只要肯工作,日常开销总是不愁的,买房买车也并不是很困难,这个时候一套差不多的房子,一个工人只需要支付五年左右的工资就能买下。不想后世的中国,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下一套房子。

而市场也再次回归理性,财团这个时候已经不吹泡沫了。因为该建设的,基本上都建设得差不多了。

新得建设项目,这个时候还处于实验性阶段。例如高速公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