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制霸好莱坞 > 第232章 新世界的大门

第232章 新世界的大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消息。”珍妮的嘴角也是止不住地上扬——没什么事比一个你没指望赚钱的项目得到别人的肯定更让人开心了,“这比我们估算得要好很多,等到《暮光之城》和《马利与我》拍完以后,我们也许会有更多的钱来做宣发了。”

《暮光之城》基本上是原有班底,和顶峰合作开发,而大梦则占有优势条件,负责全球发行,《马利与我》则是大梦独资,演员班底也是维持原样,两部剧都已经进入拍摄中段,由大梦的制作部门负责跟进,在第一轮磨合后,新的部门领导能力也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这两个剧组都是井井有条,各种对接操作也非常规范,不再需要切萨雷跟前跟后了。

“原有的预算应该就够了。”切萨雷说,“克里斯在你身边吗?他的手机打不通。”

珍妮套进t恤,整理了一下头发,走出了更衣室,她一边用眼神和同事们告别一边说,“他在酒店里,也许没听见铃声,你找他有事吗?”

“他需要回洛杉矶做体检,这和他的职员保险有关,所以我们得修改一下行程,还有我开始担心中东的局势,也许他不应该回去补拍,”切萨雷说——克里斯过几天就要开始为《拆弹部队》做准备了,“见到他让他给我打电话。”

被宝拉瞪了一眼,他举起手,笑着投降地不谈论《谍影重重》了——宝拉也不喜欢这部电影,“说说中饭吧,我们去吃些什么呢?”

“唔,难怪影评人评分度到现在都维持在95%左右,这部片的确是各方面都很平衡的好电影。”独立博客影评人乔尔双手插袋,不疾不徐地从西雅图的放映厅里踱了出来,“威尼斯还算是有眼光,这部片比《我不在那儿》要更平和,演员表现也更有亮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论是从导演的技法、演员的表演还是立意来说,都没有明显的缺陷,相反却很有亮点。尤其是珍妮弗.杰弗森,她总算是证明了自己,《第五个莎莉》里,她的表演其实还是偶有青涩痕迹,尤其是几个人格之间的衔接,处理得过分戏剧化了,但她的凯伦完全是浑然天成,考虑到她和凯伦之间的反差,这体现了很深的功力啊。可惜了,如果把这部电影移到05年,那么她拿影后争议会小很多。她在这部里的表现也更该得到奖项肯定,今年的话,估计是只能陪跑了。”

“珍妮弗肯定也考虑到了这点,难道她真的因为自己拿不到影后,索性就放弃公关了吗?”他的思绪开始偏转向业界动向了,“太可惜了,这真的是部质量很好的影片,珍妮弗应该出面宣传的,她怎么都是主演和主要制作人啊,在片头,她的名字甚至在西德尼前面,如果《迈克尔.克莱顿》能拿到最佳影片的话,对她也有很大的好处,可按照现在的宣传趋势,说不定连奥提都拿不到啊……”

由于爱好电影,也热衷业界八卦,乔尔入了这行,他一直以冷静客观自诩,对于演员没有偏好性立场,只是冷静地从各方局势来分析着今年的奥斯卡前景:马上就是12月了,所有奥系影片都开始发力自我宣传,《迈克尔.克莱顿》却一直极为安静,几乎没有参加任何宣传活动,好像连一个奥斯卡提名都不屑要。而今年和06年奥斯卡的局势又完全不同了,今年算是佳片年,《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玫瑰人生》、《血色将至》、《我不在那儿》、《老无所依》、《决战以拉谷》都极有竞争力,而且也都很有野心,除了《血色将至》还是无法请出丹尼尔以外,其余的主演都在忙着宣传自己和影片呢,《迈克尔.克莱顿》如果不是在威尼斯拿了两个奖,可能真的是连奥提都完全没戏了。即使是威尼斯拿了奖,可由于《血色将至》未必希望丹尼尔有两个男主角提名,分散选票,珍妮弗又刚拿过两个奥斯卡,再者《迈克尔.克莱顿》并非拿的威尼斯最佳影片——总之,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剧组还毫无动静,只能说是心态特殊了,反正同行们的确是不能理解的。

“不过,影评人的评价倒是很高。”回到家里以后,乔尔打开了影评汇总网站,翻阅了一下《迈克尔.克莱顿》的新增影评,“全是狂赞,看起来今年的前哨奖上,《迈克尔.克莱顿》得大出风头了——但不知道珍妮弗会不会回国出席颁奖典礼,这几个月她几乎完全从人们眼中消失了,简直是史上最低调的威尼斯影后……”

“没问题。”珍妮挂上了电话,又挂上笑容和安东尼.瑞安挥手道别,直到坐进了自己的车里,她才闭上眼重重地吐了一口气,“oh,god!还有七天,我们能挺住的,还有七天!”

玛丽同情地看着她,“詹姆斯又发脾气了,是吗?”

珍妮扮了个鬼脸,无声地回答了玛丽的问题:是的,詹姆斯又发脾气了,随着后期特效预计制作时间一再延长,预算也一再增高,眼看《阿凡达》又要再度跳票,他的脾气当然也是越来越差,这也是珍妮为什么在威尼斯以后再也不敢请假回洛杉矶的原因,比起注定不会得奖的奥提,她更看重自己和卡梅隆的好感,这份好感联络久了就是铁交情,而从长远来看,这当然对她更为重要。

#

虽然点映可以说是情况特殊,不过,在周六早上10点这个垃圾场次,接近100%的上座率还是让华纳感到很振奋,他们开始增加首轮上映的影院数,各大院线也一扫之前的谨慎态度,乐于把自己最好的影厅分给《迈克尔.克莱顿》,同意按照更加有利于片方的条件进行分成,票房预测机构也开始上调对首日票房和单馆的预测数字,不过目前为止,《迈克尔.克莱顿》的上映规模依然不算太大,2000多家影院上画,和《加勒比海盗》等票房大片4000家影院同时上映的规模是没得比了,毕竟它的题材相对小众,在票房总量上肯定还是有个极限在的。发行方的策略还是尽量摊开城市,哪怕城市里上映的影院数量不多,因为会喜欢本片的人多数都是成年观众,他们受地缘因素束缚较少,如果产生兴趣,可以直接开车去看,也承受得起因此而来的花费。

点映后的观众调查结果也让人感到很乐观:有70%以上的观众承认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文艺片首映,60%以上的观众承认以前很少观看类似题材的严肃影片,而仅有20%以上的观众认为影片剧情沉闷,让人昏昏欲睡,大约80%的观众都表示这是一部好电影,还有一些观众在最后的留言栏里写下了:令人深思、并不煽情,但引人落泪、非常动人等评语。《迈克尔.克莱顿》的名字迅速出现在了一些影视网站的关联搜索中,进入了用户偏好名单——这是05年以来发展出的新概念,也是大梦的主管吉姆.戴维森非常强调和注重的一个数据。

当然,对外人来说,这是吉姆.戴维森的主意,但对内部人士来说,这到底是谁的想法那就不需要太过隐瞒了。珍妮一边脱下动作捕捉服,一边护住了蓝牙耳机,以便她能更清楚地听见切萨雷的声音,“从flix的偏好搜索来看,《迈克尔.克莱顿》和《肖申克的救赎》已经进入了关联名单(见注),这说明点映后的观众已经认可了电影质量,这对于票房和后续dvd的销售,第一轮播放权的售价都是非常不错的消息。”

对于艺术片来说,后续版权是非常重要的赢利项目,《第五个莎莉》到今天都还在通过贩卖电视播放权为公司收入现金,而dvd销售就更不必说了,也是一条细水长流,稳定的现金河。如果不是其本身的票房奇葩地好,从票房里赚到的数字早就被后续版权超过,所以,flix06年开始主做dvd租赁和算法推荐以后,它就成为各大公司都非常关注的新数据来源——在这两年里,网络营销是最红的概念,这期间当然也是包括了水军,然而,imdb可以试着去刷,烂番茄可以刷,网络论坛可以去营销,但flix的数据,因为和信用卡、真实地址挂钩,却是根本没有办法刷出来的。也因此,切萨雷极为重视flix能提供的大数据,他认为这比根据经验推算出来的票房预测要可靠得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