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我独裁 > 第274章 误导战术

第274章 误导战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对于中华帝国政斧来说,稳定住金融,保证帝国经济高速发展是第一要务。来自英法美德等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对于中华帝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极为有利,因此帝国政斧对于各国在华投资十分欢迎。其中英美德三国正处于资本大规模输出的时代,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是三国转移资本输出的市场。

截止光华元年十月,英国累积向中国投资两亿英镑,其中购买中国国债支持中华帝国对抗沙俄帝国的部分占了大部分。美国最为有钱,跟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关系密切的美国策林根、花旗财团和克利夫兰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带头,大规模向中国输入资本,累积高达十五亿美元,其中策林根家族作为皇亲国戚只购买了战争国债,其他几大财团却是以投资中国各大工业基地股票为主要手段。而德国则以克虏伯公司为代表,一大批容克新资产阶级贵族在欧洲无法争夺老牌资产阶级贵族们的市场,只好转移中国,投资也超过三亿金马克。

当然,针对欧美列强大规模对华输入资本,对于中华帝国本土资产阶级新贵族阶层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冲击,为此中华帝国政斧学习美国借助欧洲资本快速发展的策略,也竖起高高的贸易关税壁垒,同时对国内民族工农业提供各种国家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扶植他们跟外国公司竞争。

总体来说,欧美资本大规模向中国输入,对于中华帝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力增长是利大于弊的。

中华帝国渐渐稳定了金融,北洋证券交易所内的股指恢复了平稳增长,龙币的币制波动也回到了政斧允许的范围内,一切看起来恢复如初。

随后,曰本也组建了飞艇部队,同时也开始自己立项研究飞艇。

沙皇俄国也希望获得中华帝国的飞艇技术,沙俄驻华大使库曼不要脸的提出了要求。本来中华帝国政斧不想出口飞艇和技术给俄国,但是法国已经获准得到中国的飞艇技术了,即便帝国政斧不答应,将来俄国也可能从法国获得相关技术。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出于误导欧美各国的航空发展方向,误导敌国也是首要任务,于是王辰浩特别批准了对俄出口飞艇和转让飞艇技术。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在航空方向上即误导俄国人,又可以卖飞艇赚钱,两全其美。同时,对于中华帝[***]方来说,缓和对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总参谋部的秘密突袭作战计划的实施。

确山军演对于沙俄帝国的打击是巨大的,沙俄远东统帅阿列克塞耶夫在给尼古拉二世的报告中称,中华帝国的军备水平远高于沙俄帝国,其作战能力非常强,其战术也不容小觑,请尼古拉二世重新制定对华作战部署,同时阿列克塞耶夫也表示,中华帝国已经将常备陆军升级到了作战状态,在东北的中华帝[***]队调动频繁,有可能率先发动战争,请尼古拉二世迅速派军队加强远东防御力量。

尼古拉二世看到这份报告后非常不高兴,顿时发电报痛斥了阿列克塞耶夫一顿,并回复称: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发展固然迅速,但依然不是帝国的对手,从他们这次(确山军演)的表现来看,他们依然奉行着跟多年前的战术(永平军演)一样,即被动防守,打防守反击战。因此,尼古拉二世电令阿列克塞耶夫,要求他不用担心这件事,中华帝国没有胆子主动发起战争。不过,尼古拉二世也安抚阿列克塞耶夫,告诉他西伯利亚铁路再有三四个月便会修通,到时候来自欧洲的源源不断的军队和补给就会到位,让阿列克塞耶夫不必担心。

然而,国外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刚刚谢幕,可凡事都有来有往。中华帝国也不是好欺负的,随之而来的是反报复措施。

不过,中华帝国的反报复措施并不是针对国际金融大鳄们,而是将怒火撒在了沙俄帝国身上。

(未完待续)

虽然阿列克塞耶夫有种不祥的感觉,他似乎觉得中华帝国会先发制人,但是海参崴的天气预报显示,再有一个月就会下大雪,进入严冬季节了,对于进攻方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于是,阿列克塞耶夫便将这份担心放下了。不过他还是下令军队提高警觉,工程部队抓紧时间修筑海参崴、尼布楚、蔚山等基地要塞防御工事。

当确山军演的巨大成功消息传出,对于中华帝国的国民们来说,无疑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帝国政斧向帝国臣民们保证,帝国货币龙币将一如既往的坚挺,不会受到战争因素的影响,将保持对英镑和美元的比值恒定。于是乎,市场上的龙币被兑换的数额急剧减少,帝国国民不再大量采购外汇。国际金融大鳄们意图趁机扰乱中华帝国金融市场,大发战争财的阴谋宣告破产。

不过,这些金融商们并没有立即选择撤退。抛开战争因素,他们也看到了中华帝国国内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华帝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已经形成庞大生产规模,另外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以及归绥工业基地等五大工业基地正在形成规模,而且条件优越,跟三十年前的美国发展模式很是相似,更是融入了德国式的以科技来引导生产力的先进思想,这种将美国和德国的先进技术完美结合到一起的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被各国投资者们看好,因此这些国际金融大鳄们索姓投资中国各种国债,包括战争国债、教育国债、医疗国债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工业发展国债,他们相信中华帝国的工业在未来肯定高速扩张,不会比美国差,因此投资中国的利润将非常可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