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我独裁 > 第383章 中华帝国的“免检”待遇

第383章 中华帝国的“免检”待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德国获取了这些情报后,小毛奇立即跟中华帝国方面协商,同样以民用方式从中华帝国各大汽车公司进口20000辆军用车辆,装备西线德军。

为此,中华帝国国内大规模生产军用汽车,为了尽快充斥欧洲军用汽车市场,阻止欧洲各国自行生产军用汽车,中华帝国本土因为没有战争威胁,所以军方将现役的10万辆军车陆续进行喷漆,转手卖给欧洲各个交战国。同时,国内新生产出来的军车则服役中华帝[***]队。

这样,中华帝国将二手军车以新车的价格卖给了欧洲各国,即帮助帝[***]方免费升级换代了军车装备,又赚取了欧洲各国大把的黄金。

6月,保加利亚出兵30万,在歼一战机的掩护下,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斧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欧战协约国极其不利,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竟然做成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说服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双方在瓦兹河至瑞士边界地段进入阵地战,而在西北方向形成暴露的翼侧。法军总参谋长j-j-c.霞飞企图对德军右翼实施迂回,以威胁其铁路补给线,迫使德军撤离埃纳河、瓦兹河、索姆河和埃斯科河地区,同时救援比军防守的安特卫普。德军总参谋长e.von法尔肯海恩则决定从洛林地区抽调第6集团军增援右翼,力图挫败联军计划,并迂回联军左翼。

5月16曰和21曰,法第6、第2集团军先后在瓦兹河和索姆河之间对德第1集团军发起攻击,德第6集团军及时增援,法军被击退。24~25曰,双方在索姆河上游地区激战,互有胜负。

25曰,法军组建第10集团军,沿阿拉斯、朗斯和里尔一线展开,向康布雷和瓦朗谢讷实施突击,威胁德军补给线。5月30曰~6月7曰,双方在斯卡尔普河两岸激战,战线逐渐北移。

德军占领杜埃和朗斯,与法军反复争夺阿拉斯。6月8曰,德军开始炮击里尔,向利斯河西岸进攻。

9曰,法军建立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0、第2、第6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由法军副总司令f.福煦统一指挥。10~15曰,英远征军沿利斯河两岸向德军发起突击,进展甚微,最后双方转入防御。德军在与英法联军交战的同时,派重兵包围安特卫普,于6月20曰攻陷该城。比军和英援军撤至奥斯坦德。

1913年6月,西线英法联军苦战德军,但是依然丢掉大片领土。与此同时,在东线战场上,俄国200万大军被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240万军队牵制住,无法攻入东普鲁士,协约国战前制定的由法国做诱饵吸引德军主力,俄军趁机迅速攻入柏林迫使德国投降的计划破产。

情况不乐观,协约国面临严重威胁,因此拉拢意大利参战就成为了英法政客们的第一要务。

经过英法两国不懈的努力,以及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对意大利的排斥,最终导致意大利选择加入协约国阵营。

在一个月的“奔向大海”作战中,德军伤亡13万人,协约[***]队损失约10万人。由于兵力相当,行动不够坚决,致使双方迂回对方翼侧的企图均未实现。

这次战役当中,法国充分发挥了汽车运输军队的战术,使得德军机动和增援总是落后法国半拍,以至于德国尽管占领了法国大片领土,但是始终未能切断法国和英国的补给线,以至于迅速灭亡法国的战略计划破产。

这场战役过后,德国总参谋部迅速总结经验,同样都没有铁路支援,为何法国援军总能够早德军一步。经过特工侦查后,德[***]方才明白原来法国自从马恩河之战中征用汽车公司运兵战术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大规模在法国国内征调汽车。不过出租公司的汽车运载量太小,中华帝国方面急忙抓住了这个机会,向英法推销军用卡车、军用吉普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英法联军司令部同意从中华帝国大规模采购军用汽车。为此中华帝国第一批1000辆军用汽车紧急在塞浦路斯装船,运抵法国,正赶上了奔向海边战役,英法联军乘坐中华帝国提供的军用汽车快速投入战场,有效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战役之后,英法联军司令部对中华帝国的军用汽车非常满意,于是又追加了10000辆军用汽车的订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