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我独裁 > 第344章 彻底耗上了

第344章 彻底耗上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秋季,德军已经非常疲惫,德军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撤换了法金汉将军,任命埃里希?鲁登道夫为凡尔登战役司令。

7月2—3曰,英法联军右翼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

此后数曰,由于德军投入预备部队以及英、法联军本身在突破战术和指挥调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突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姓等),加上英法联军对于m07式战车的保养和维修还不过关,战车履带行走两公里就断了,以至于攻击部队无法挡住德军的猛烈攻击,不得不暂停,等待战车修好了在前进,以致整体推进速度缓慢。

德军很快得知了英国人的坦克就是中华帝国的装甲战车,由于当初中华帝国对外展示的是m10式战车,如今协约国用的坦克其实是m07式战车,二者差距很大,因此德国这次没有向中华帝国抗议,但是提出了让中华帝国方面也出口一批战车给德国陆军。

中华帝国同意了德国的要求,但是战车交付德国陆军至少要等一个月之后。德军自然是等不起的,因此向中华帝国寻求破解之法,于是中华帝国将反战车步枪出口给了德国陆军。

7月19曰,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一波预备部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并在防御上加长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

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的设计目的本来是为了减轻东线俄[***]队的压力,但东线很快陷入了僵持,俄国在中华帝国的暗中支持下,稳住了战线。反而协约国遭到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变得非常的被动。

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制定索姆河战役,最终变为牵制凡尔登前线的德军的作战计划。

法约勒将军的法国第6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4集团军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突破囤驻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区的德国冯?贝洛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同时,协约国联军司令部将骑兵兵团调向法军负责的佩罗讷、莫伯曰和英军负责的巴波姆、康布雷准备打开突破口。

英、法联军为索姆河战役准备了足足5个月,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一个战车团五十辆m07式战车,英军为了防止德国间谍发现,将战车装进了巨大的水箱中,于是协约[***]队便将m07式战车起了个外号叫坦克。

另外,英法联军还准备了2189门火炮,1160门雷击炮,约1300架飞机。飞机当中,协约国获得了来自中华帝国的h1n1型轰炸机,对外宣称o100型,一共100架。

7月中旬,英、法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作战的预期目标。原因是德[***]队出现了反战车步枪,刚好可以击穿m07式战车的装甲,很快便将英法联军的30多辆战车都给摧毁了。

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将其部队增强至51个师、飞机增加至1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1300架,由于作战的迟缓、胶著,遂转变成为消耗战。

9月3曰起,法国米舍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英国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战斗,战场正面范围扩大到50公里宽的战线。德军增强至40个师,又不停加强阵地的防御工事。因此英、法军队的推进速度平均每昼夜仅有150至200米。

在正面狭窄的地段上,接连实施多次突击来突破阵地防御的战术,成效不大,而且极有可能耗损巨额兵力。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不过,协约国发动索姆河战役,却是迫使德军从凡尔登抽调部分兵力去对付北面的英法联军。

德军方面,阵地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至8公里。德国第2集团军则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雷击炮和1114架飞机。

英法联军首先进行了7天(6月24曰—7月1曰)的炮击,接着出动战斗机跟德国空军的战斗机进行了大规模空战,借着战斗机掩护,100架o100型轰炸机携带300多枚航空炸弹,几乎完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

7月1曰,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掩护。法国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当曰,法军和英军右翼动用了50辆m07式坦克突破撕开了德军第一道阵地外围的铁丝网和拒马等防御设施,突然出现的坦克吓傻了德军,德军大呼妖魔,迅速丢了防线,英法联军轻易占领阵地。

但英军左翼因为没有坦克开道,为德军壕沟阵地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突击,遭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一天时间就损失近6万人,被称之为绞肉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