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墓录 > 第七章 武举人归来

第七章 武举人归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少年喊车夫停下朝那边张望。

一个身材瘦长像麻杆似的青衫男子看见了,朝他挥了挥手,大声说:“走开,走开。有什么好看的,快滚。”

少年有点不痛快,自小到大还无人这样呵斥他。

车夫怕惹祸上身,想走,少年却轻咳一声。

车夫会意,只能走去路边等待。

光绪二十四年,周仕林的师父杨燕秋送他去参加“童试”,周仕林因武功了得轻松晋级。监考官爱惜人才,破例保举周仕林去省城参加“乡试”,尽管当时“恩科”早已不存在,但内部重视人才的做法偶有发生。那次,周仕林虽未突破“乡试”屏障,但中了武举人。

当时,武举人可以担任从七品武备官职,但周仕林尚且年轻,无心混迹官场,遂返乡。

因当年高家女儿溺毙一事尚未了结,周仕林虽荣归故里,但不敢张扬,他喊六婶先回家通报,他自己打算悄悄回到镇上。

周仕林考中武举已是十里八乡尽知的事情,周家上下外加亲友邻里无不为之高兴。周康寿夫妇张罗着喜宴,准备为周仕林接风庆贺。据说,当时的请帖一直发到蜀山镇郊,排场足够大。

作为镇上第一大户高家,周康寿虽不愿意,但出于礼数,还是差人送去了烫金请帖,说,晚上周家大院酒席五十桌,高家入座贵宾席,上座。

青衫男子见少年没半点走的意思,肝火上来了,对同伙说:“兄弟们,这小子看上去像是个犟头(倔脾气)。怎么着,要不,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咱们青帮的厉害。”

青帮,为祸一方的毒瘤,周仕林刚懂事的时候就听说过。据说,其实力不在各大家族之下。青帮掌门人仇旗山早年还吃过皇粮当过武备,后来,每年的俸禄无法满足其花销,便入青帮成了道上人物。仇旗山做事心狠手辣,又有官场的朋友撑腰,不出两年,便当上了堂口舵把子。又过了一年,老帮主仙逝,仇旗山用尽各种手段,坐上了青帮的头把交椅。

仇旗山做事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但他不是莽夫,不会什么人都得罪,比如,镇上排在前几位的家族他就不愿得罪,相反,还跟他们交好。仇旗山知道,得罪这些家族不会有好结果,如果跟他们示好,往后就算在镇上做出点出格的事,这些家族老大也不会跟他较真。

“算啦,一个毛孩子,你跟他较什么真呀,办正事要紧。”麻杆的同伙,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男人说。他朝瑟瑟发抖的摊主说,“我说张森,你上个月说过,钱,到下个月一起付。现在已经是第二个月了,你却又说到下个月一起付。我说,你是不是不想给呀?”

五十桌的喜宴,贵宾席至多也就三桌,宽坐坐每桌八人,三八二十四,二十四人代表镇上二十四个有头有脸的家族长辈,或权贵老大。这些大佬个个有权有势,平常为了利益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现在,高家坐上了上座,说明了什么?说明,高家在镇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样的安排,别的大佬自然不服气,但摄于高家的势力,又碍于周家的面子,谁也没敢吭声。毕竟,周高两家都是不能得罪的主,惹毛了哪家都没好果子吃。

下午寅时,位于镇北的驿站来了一匹快马,从马上下来一位英俊少年。

少年将马缰递给迎上来的马倌,付了钱,出驿站喊了一辆人力车往东边去。

行至白宕桥时,少年见几个青衫男子围着一个水果摊,冲摊主吆喝。那些人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一看不就是善良之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