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二十八章 远东巨变(下)

第二十八章 远东巨变(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看天下人如何想?

从王府出来,辜鸿铭还在咀嚼这句话,这句话似乎有minzhu制的论点,却无minzhu制的论据,这让辜鸿铭暗自挠头,“只有让时间来验证吧!”辜鸿铭暗叹一声。

……

李鸿章第一时间接到的并非是光绪驾崩的消息,而是要求他增强东北与朝鲜的防守,并派出北洋水师进驻旅顺,这让李鸿章大为诧异,莫非太后吃了火药要与倭人打一仗?但眼下南方刘逆正旺,北方岌岌可危,重兵布置于长江沿线,若是与倭人一战,岂不便宜了刘逆?

再接着,京师传来亢ri本公使馆人员、大肆搜捕ri本人的消息,令李鸿章差点晕倒在地,若说慈禧等人不知亢外交人员的后果,李鸿章却是知道的,一旦造成口实,西方列强必然站在倭人一方。

“吱”辜鸿铭禁不住砸口嘴,王韬说到的这一点引起他的共鸣,“大帅确实如此。”

“正是因为大帅不愿见到同胞残杀,故而一再延迟出兵时限,直到得知罗刹人驻军xinjiang蒙古,方才大肆扩军。死光绪一人,换无数百姓活路,你我还有何可说?”

王韬绕来绕去,最终还是为了解开辜鸿铭的心结,辜鸿铭郑重地站起身向王韬拱手道:“鸿铭受教了!”

此时的辜鸿铭,不过三十三岁,归国也不过三年多时间,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极为爱国之人,在他眼里,刘摩这次的手段有失君子之风,属于暗室欺心的勾当,心底产生些许抵触在所难免。王韬此时已年过花甲,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眼界自然开阔,虽说二人时常拌嘴或是政见不合,但仍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交。

辜鸿铭回身坐定,端起茶盏品上数口,又道:“鸿铭心底还有一问,还望先生指点。”

李鸿章顾不得装病,也顾不得慈禧还未下诏召见自己,匆忙奔赴京师,一路苦苦思索如何说服朝廷解决此事。

接二连三的诏书令李鸿章头晕目眩,连蒙古活佛都进京了,莫非宫中出了变故太后驾崩?心头一阵紧过一阵,慌慌张张进入紫禁城后,这才知晓是光绪皇帝驾崩,刺客是ri本公使馆武官井上敏夫,只不过抓到手的井上敏夫亦是死得不能再死的臭皮囊一副。

百官跪在大殿中呜咽,或腮边抽搐,或浑身颤抖,或叩首低哼。通传太监报知慈禧,慈禧当即召见李鸿章。

如遭雷劈的李鸿章跌跌撞撞地进入慈宁宫,神情萎靡的慈禧躺在床上,脑袋上放着一块湿巾,李鸿章哽咽着跪倒在地:“太后,节哀顺变!”

珍珠帘之后,慈禧呻吟一声,小指轻抬,李莲英上前扶起李鸿章,李鸿章抹抹老泪道:“太后,此刻国难未平,社稷黎民还需倚仗太后,太后万万要保重凤体,臣臣”

王韬笑道:“但讲无妨。”

“照大帅所说,暂定国号为‘中华帝国’,但大帅也曾私下透露过,万万不愿坐上那个折磨人的龙椅,从大帅归国至今数年有余,同僚中人持帝制者有之,赞minzhu者亦不少,大帅却始终未曾下过定论,照鸿铭心底所想,莫非大帅也是要换一根‘辫子’?”

王韬微微一笑,捋须问道:“鸿铭可曾想起上月大帅爱子抓周一事?”

刘摩长子童童三月初抓周,取大名为刘朔,因为幼儿名字一事,刘摩父子产生了一些不愉快。原本刘松龄对当年左宗棠为刘摩取名一事耿耿于怀,对于自己的宝贝孙子自然上心,早早捧着各种典籍,取了无数好名,却被刘摩当众宣布再取单字为名。若不是宾朋满座,只怕刘松龄又要大闹一场,幸而刘摩的岳父、童童的外公施起昇在一旁劝解,这才作罢。

辜鸿铭若有所悟,却不得要领,王韬道:“鸿铭你想,大帅自己家中仍有牵绊,可见天下还有多少掣肘?大帅在上一次共进党大会上不是说了吗,一个人不足以改变历史,一群人或许可以改变历史,但历史的走向和动机必须要把控好,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国富民强。居上位者,如履薄冰啊!纵然大帅站得高看得远,想的问题、承担的压力比你我多得多,但有些时候,并不是大帅想或不想去做某件事,而是要看天下人如何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