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57、血战尧山(14)之特战奇谋

57、血战尧山(14)之特战奇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蒙骜:“没有大的战事。”

张唐大惊失色:“不好!咱们中计了!---蒙老将军,属下和辛胜的二十万军马不消半月就全军覆灭,赵国中枢府令庞煖亲征北上。赵国猬集了数目极大的精锐军团呀。辛胜将军所部逃过来的士卒曾说,赵国重甲兵团一个冲锋就歼灭了我军数万之众。赵国这是在布下陷阱呀!”

蒙骜起身四顾,他在寻觅赵国重甲军团的身影。果不其然。在秦军阵列的两翼和后方,甲光耀日、矛戈密如丛林,都出现了之前隐匿其身的赵国重甲兵团的影子。这是先秦时代,关东诸国唯一能与秦军相抗衡的强大武装力量。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秦军使用青铜兵刃,而赵**团使用铁制武器。

这些年,赵国的兵工武备发展迅猛。为了扬威海内,赵国在平都君赵传的领导下着力发展了兵器工业,打造了大量先进的精铁武器,战车制造业也得到飞速提升。赵国原本单兵防御不足。如今大量使用了镔铁铠甲,而秦军的多层皮甲反而落伍了。赵**队的弓弩大量使用了精巧的铁质弩机和铁质弓臂,箭矢的射程和杀伤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赵国重甲兵团钢铁防护、矛戈锐利,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名鼎鼎的秦军武装。

为何今日考古挖掘出的主要是青铜兵器呢?原因就是青铜比铁器更加耐锈蚀,并不是对比青铜器更加锋利的铁质武器的性能不好。

赵将扈辄:“杀上去,宰了剩下的那一小队秦军。擒杀敌将张唐者,重赏!”

庞煖:“不可!暂时留他一条狗命。不见那张唐点起了烽火,他是在绝望中乞求援助。烽烟升腾,就说明张唐还没有死,蒙骜就一定会来拯救他。不然,蒙骜怎么知道向着哪个方向的死路而来?布阵迎敌,准备屠杀秦军吧。”

且说秦将蒙骜救援张唐所部心切,一鼓作气急赴战区,沿途并没有受到多少阻拦。进入龙邑之境后,山地起伏,战车颠簸难行,蒙骜指挥秦军向北伊岐山方向搜索张唐、辛胜所部踪迹。凄风暴雪中,秦军的车辙逶迤北上,旌旗飘摇,人困马乏,一步步走向毁灭。

当蒙骜援军进至伊岐山附近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山顶有秦军的旗帜。“将军,有烽烟升起!--发现大股敌军!”

蒙骜挥戈下令:“三军列阵,冲破赵国当面之敌,至坡下救出张唐将军!”

书说简短,前来救援张唐的秦将蒙骜落入了赵将庞煖设下的陷阱,遭到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赵国精锐军团的四面围攻,秦军且战且退向关外退却。

秦军的重甲部队、战车军相继被赵国兵团摧毁,轻装步兵遭到骑兵的追杀。可谓兵败如山,赵国大胜。

秦将蒙骜引残军、用战车载着张唐拼死逃窜,也实在找不出更精确的描述语言了,好歹退到井陉关与驻防那里的大秦国督军孟琨所部汇合。眼看庞煖指挥的赵**团不依不饶、追踪而至。秦军新败、不敢恋战,估量井陉关也难以保全。蒙骜急令秦军退往上党固守,井陉关秦军拔营而去。关城迅即易手。

我们再来说退守晋地重镇晋阳的赵将李牧!那李牧被嫪毐抄袭后路、被迫引军撤回,导致整个上党战局逆转。心中自是懊恼不已,时刻企图扳回一局。李牧曾想趁秦军北上时。趁虚而入攻入上党,可惜也未能如愿。再想做它图,时节却不允许了。

秦军最精锐军团的战力十分强悍,箭雨如蝗、战车奔腾、重甲军团的矛戈犀利,当面的赵国轻装步兵和骑兵很快溃散了,蒙骜轻易就救出了张唐。

此时,秦将张唐身上多处负了箭伤,已经奄奄一息。逃出生天,张唐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了他朝思梦想铜、苦苦企盼的老帅蒙骜。

张唐落泪:“蒙老将军,都是吾轻敌冒进,致有如此灾变的,您手刃了我吧。”

蒙骜:“不要再说这些了!汝且随我回去安心养伤,此次败军丧师的教训日后再总结吧,并不是汝想的那样简单。”

张唐突然问道:“将军来时可曾遇到赵国的强力阻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