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213章 批条(上)

第213章 批条(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剩下的那部分,基本就是靠蒙靠试了,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辨症用药、用药辨症。

遇上熟悉的病症,中医师多半就会说喝完三剂就好,遇上了不怎么熟悉的,那就是先喝三剂看看吧,这就是用药之后再辨症,靠药剂的增减加味来调整了。

但病患不是中医定的,许多时候,坐诊的中医师,都要通过翻医书来确认病情,继而用药。

病症不熟,用药不准,自然容易延误病情,其中虽有缺憾,但三千年中医积累的经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病症。

即便用药不准,辨症有偏差,更多的时候,大差不差的药剂还是有用的,不提战乱年代,有中医护持的百姓,平均寿命绝对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要成医家,对症用药是基础,中药不是大白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中医之秘,秘在剂量;中医之难,难在对症。

选不选麻杏石甘汤,柳爷心里大概有谱,自家的传承人李胜利,差不多是对的,流感之后,可不就是痰热壅肺吗?

但今天,柳爷不能支持自家的传承人,如果养成了取巧的习惯,他就没有前路可言了。

中医辨脉辨症,本就极难,对症用药更难,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一多半的中医,都该算做专科的中医。

不精准,就是中医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但现在不同了。

有了近代医学可以参照,中医做出一点微调,就可以是精准的。

比如说让只会治一两种病症的中医师,专司治疗这一两种疾病。

这样一来,统计出的治愈率跟精准率,或许也是令人咋舌的。

分科或是分病,将是中医必将经历的。

百病皆治,谁也不敢说这大话,就是纵横四十余年的史老,也不敢说这话,他的弟子们多半擅长治脾胃,他的精通方向,也就大概可以确认了。

这还是中医大家,一般中医师,能针对一两种病症准确施药,就能坐诊一方了。

所谓专科中医,差不多就是这种,能治的病不多,但精擅的病症,不管多重都能做到药到病除。

中医虽说也有儿科、妇科之分,但更多的还是要以能治的病症来归类,虽说有很多人会不服,但实情如此。

中医真要出了全科的大家,那不亚于儒学出了半圣,甚至还有过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