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15章 东晋混乱

第215章 东晋混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对有可能被卸磨杀驴的后果,让北府旧将自觉地团结在刘牢之周围,并通过刘牢之与陈郡谢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不过,刘牢之显然无法跟谢玄相提并论,他虽然有资历、威望,却没有相应的能力。

至此,北府兵暂时蛰伏于两淮,要等到孙恩乱起时,他们才会重新崛起纵横天下。

在公元390年也就是太元十五年之前,司马曜、司马道子这对酒囊饭袋兄弟之间是合作大于抗争。

而随着朝廷完成对各地方镇的调整,司马曜的皇权与司马道子的相权之间,终于不可避免的爆发冲突。

太元十三年,加朱序为都督雍州、梁州、沔中九郡诸军事,雍州刺史,镇守洛阳。

益州,太元十五年由郭铨继任。

在此期间,宁州刺史是费统、广州刺史是孔汪。

至于会稽内史一职,在谢玄去世以后,即由谢安之子谢琰继任。

到了太元十六年,谢琰又被升为尚书右仆射、太子詹事,会稽内史由王凝之接任。

为了制衡权势愈重的司马道子,司马曜在司马恬去世后,任命皇后之兄王恭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州六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

王恭此任是在王忱上任荆州刺史八个月之后,而王忱是司马道子心腹王宝国亲弟弟,因此司马曜此举显然是在暗中制衡司马道子。

近年来,司马曜、司马道子兄弟矛盾进一步加剧,几乎到了不可调和之地步。

在谢安死后五年间,司马曜与司马道子通过合作,完成了对主要方镇的调整。

诸方镇当中,最属徐州、兖州、豫州、江州、荆州主官的变动引人注目。

在淝水大战后,北府旧将们北移至淮河两岸,兖徐二州成为北府兵驻地。

当北方陷入大乱,边防压力顿减后,北府兵已从朝廷柱石,变成被猜疑、防备的对象。

尤其在谢玄离职后,北府兵缺少一个深孚众望的领袖,很快被朝廷被一分为二,徐州由司马道子遥领,而兖州则在朱序短暂过渡以后,由司马恬、王恭相继驻节京口。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