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47章 胡虏叛乱

第347章 胡虏叛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一来,农场府兵收入与自己地块的经营管理直接挂钩,调动了府兵生产热情,保证了责权利统一。

除此之外,农场里府兵还会接受军事训练,依然是维护当地秩序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

投入与产出集中、全机械化生产,管理也比较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大农场可以通过集约化农业实现规模效益,实现农产品的最大效益。

不过,这种模式对国家组织和农民个人要求都很高,以目前并州条件显然还做不到。

除了美国模式之外,后世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集约化规模农业经营的例子,即生产建设兵团下辖的各个农场。

这些农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与世界先进的农业生产差不多同步的种植业产业。

不过,对如今并州而言,田地不重要,人口才是关键。

并州人口太少啦,即便人人分一百、一千亩,也仍有大量荒田没人种植。

正是因此,卫朔才没有下令没收世家田地,反而允许其继续屯田,以便推广大农场计划。

他深知在地广人稀的并州,仅靠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现实需求。

此时,大农场便成为眼下唯一选择。

卫朔借鉴了国内农场部分经验,并与当前府兵制结合起来,推出了古代大农场计划。

并州大农场是仿照生产建设兵团性质组建的农业生产组织,成员以三百到五百不等。

在农场里单个府兵拥有一定面积的田地,负责这片田地的日常管理。

而耕田、播种、灌溉、收获,以及突发性灾害的防治,由农场负责统一作业。

农场根据都护府、刺史府提出来的农业计划,具体部署实施耕种计划。

据他了解,后世成功的农业模式当中,便有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农场模式。

农场主自己并少量雇佣固定工人管理大面积的农场,实行大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大投资、大回报、大生产是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专业化高科技,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该模式下农场保持优势之根本。

在现代,一个农场主可以掌握数千亩土地,这就有利于集约化农业的发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