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拆迁工 > 第251章 海军工业

第251章 海军工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两级战列舰的建造实是牵动了整个檀香山的所有部门地关注,当然最直接的还要数作战实验室了。例如,军械署地枪炮机械工程专家,来自意大利的吉庇比-佩利诺先生,就是专门为海军署开各型三联装舰载火炮地人。而最关键的核心攻关技术便是对于引进回来地英国蒸汽轮机组,以及德国的三账往复式蒸汽机组的改进和小型化问题,这些原本是由鲁道夫-狄塞尔主持的,但是期间当然少不了变态人特拉斯的指点迷津。曾经一度鲁道夫在特拉斯的鼓动下打算将柴油机安装到战舰上用来替换蒸汽机来着,不过高达一千万英镑的研经费,还是让张云飞回了一句‘勇气可嘉’后给驳回了。

话说这个属于半穿越状态下的科学家牛人特拉斯,如今却成了作战实验室的技术老大,所有的人,就连霍兰、阿德尔等牛人都为特拉斯马是瞻,当祖宗神灵一般的供奉着。这也不能怪特拉斯,谁让这个变态是个全能型的科学狂人呢?

在张云飞看来,并不是什么东西都会去盲目的实验和研,要考虑到当前的环境是否适合,和经济成本问题。就好比张云飞曾经一度想要提示特拉斯研原子弹来着,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造出原子弹来,是很爽,瞅谁不顺眼就扔一个过去。可是那样的话,估计张云飞也穷的就剩一条裤衩了。难道让他穿着裤衩,拎着原子弹满世界的耍流氓去吗?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西方国家也一直注意着珍珠港造船厂船坞中的战舰,作为世界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张云飞想要低调也不可能了,欧美国家在没有缝隙的鸡蛋上都可能盯出窟窿来。当张云飞夸张的造舰计划出台时,欧美国家的海军专家们都傻眼了,不是因为盘古级战列舰和望舒级重巡洋舰多么强大,而是认为这种用各国顶尖技术堆出来的战舰完全不可能融合到一起。甚至很多的专家直接放出狂言,说这两级战舰即使造出来,也是四不像。

不过张云飞却认为凡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他坚信一定能造出来。就像后世的电脑烧友制作的组装机一样,在性价比上未必会输给品牌机。檀香山自己造出来的战舰一定不会是鸡肋的,到时候一定会让列强国家们统统都闭嘴。

可以说,任何一项的技术革新都能够在一艘巨舰上体现出来。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业强弱,就看他的海军造船工业能力如何!

对于建造望舒级重巡洋舰,海军部的几个总署都没有闲着。军械署和建造署各司其职,为战舰提供各种服务。

按照张云飞的对战舰的理解,望舒级重巡洋舰一旦建成的话,在度、火力、防护上面都要过当时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因此,张云飞称之为袖珍版的战列巡洋舰,在对抗装甲巡洋舰上面,完全有着压倒的优势。

相比之下,盘古级战列舰就没有望舒级重巡洋舰那般的优势了。由于望舒重巡洋舰可以在意大利小口径203mm三联装火炮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改进就可以安装在重巡洋舰上了。可是以目前檀香山的工业加工切割能力,还是无法制造305mmm以上的三联装战列舰使用的火炮。

原本安德森倒是也想着在战列舰上尝试全部统一主炮口径,不过在设计计算之后,现四座双联装主炮,再加上厚重的装甲和蒸汽机锅炉,这船浮不起来。即使勉强浮起来,也是牛车一般的航。

珍珠港造船厂除了建造水面舰艇外,还在开工建造水下战舰,也就是潜艇。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潜艇建造都在摸索之中,因此相对于水面舰艇的成熟技术和工业水平来看,潜艇的水平和工业技术是十分的落后的。尽管檀香山在这方面走到了世界

水平,但是依旧受制于工业技术的限制,张云飞想要种大块头潜艇至少现在是无法实现地。

长度不过炮舰大小的潜艇,还轮到占用几万吨的船坞,只好在珍珠港旧船厂里经过简单的安装后,便可以动工开建了。

一个船坞里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两艘潜艇,这些都是准备卖给英国和德国人的出口型潜艇,造价便宜,但是无让檀香山的潜艇建造技术在不断的成熟。

安德森为此叹息过,是因为当前的技术条件不够。而张云飞也为此叹息过,却是因为自己还是无法比英国佬率先搞出无畏舰来。在张云飞看来,无畏舰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还是让英国佬自己折腾去吧!到时候,张云飞捡现成的就成。

最后,盘古级战列舰依然走的是传统的设计思路,两座双联装305mmm射火炮塔,加上双联装203mmm射二级主炮,1152mm单装射火炮,8门76mmm单装射炮,设计排水量17000~。虽然在火炮设计上没有走统一主炮的路子,但是一级主炮和18门二级主炮,依然让盘古级战列舰拥有足以威慑敌人地傲人地火力输出。

盘古级战列舰作为九九舰队造舰计划之一,作为檀香山自行建造的艘主力战列舰,代表的是檀香山的最高工业水平。设计时针对美国为俄国建造的特列维赞号和法国为俄国建造的太子号,以及俄国仿造两国技术而建造的波将金级和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由于采用了新式的特种钢,作为装甲防护和转动主轴,在同等防护强度的状态下,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和吨位,使得新式地德国造往复式蒸汽轮机得以施展‘才华’,理论设计航211节成为了可能。

211节的高航在19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畏级战列舰未出来前的这个时间段,对于各国海军界都是奢侈的。张云飞本想着为了自己地造船厂能真正独立自主的建造战舰,而不惜花费重金扶植自己地工业,但是还是低估了海军工业这个吃金条的机器。即使四艘主力舰同时开工建造,也未能将单舰成本降低下来,反而因为各种问题使得成本越来越高,达到了惊人的300万英每艘,让一向大方的张云飞都觉得有些肉疼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