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马车夫 >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二十一章 监军山海关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二十一章 监军山海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由校眼睛一亮,道:“太好了!联身边就缺少懂得兵法的!你来跟联说说,如何守住山海关?”

那浩楠听罢,心中一片黯然,说这话的皇帝若是说“如何荡平建奴”的话,那么邓浩楠会毫不犹豫的认为他是一个雄主。不过此时的朱由校显然达不到那种高度。

邸浩楠虽然知道历史结果,但是朱由校并不知道,因此他心中十分的着急。

“高第的奏折里提到了从关外撤军。将十几万关宁精锐撤入关内。凭借山海关和长城据守!”

邸浩楠心中叹道:长城的确给国人大涨志气,让亿万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然而,从另一方面将,也正是长城的修建,让国人失去了雄霸天下的野心,一味的退缩,直到无路可退。如果海禁是海上的锁国的话。那么长城就是陆地上的锁国。

因此。在那浩楠的眼中小时候崇拜长城的他,长大后便失去了刘长城的自豪感,甚至是反感。

“恐怕高第请旨的时候,已经命令关外精锐撤回了!”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的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合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

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三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袁崇焕抓紧练兵屯田,按照以台护镝、以镜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短尺。雏高6尺,址广3丈,上广2知尺。宁远城成,遂为屏障山海关的军事重镇。五年夏,孙承宗采纳袁崇焕建议。派兵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将辽西防线向前推进劲里。使宁远亦有所屏障。

十月,明廷派阉党高第取代孙承宗。高第怯战,命关外各城守军拆除防御设施,撤入关内。于是。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弃。唯袁崇焕申明利害,誓守宁远。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6万人号称万于六年正月十四出沈阳。

明廷闻讯,皆谓宁远必不能守。束手无策。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麒闻警,龟缩山海关,拥兵不救。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2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

邸浩楠的一句话,提醒了朱由校。

“小七你说的对!”朱由校起身。在御书案前来回的走着,过了一会儿突然说道:“高第仗着魏忠贤袒护,不会把联放在眼里,这奏折不过是给联一个台阶下而已!”

接着又道:小七你看起来比较有远见!”

那浩楠心中一惊,暗耸自己多嘴。

于是解释道:“奴婢以前练过功夫。家师也传授了一些兵法,因此胡乱说的,请皇上恕罪!”

原本高第不过是想要到辽东收刮钱财,因为他以为努尔哈赤不会再进兵了,因此对于辽东每年大笔的军费开销感到眼热。

那浩楠心想,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应该是袁崇焕绝地反击。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方才解除危机。否则的话,以高第这种货色,指望他坚守山海关还不如养条狗?因狗遇到敌人还会叫两声,而高第这种阉货连叫的勇气都没有。

可以说,若非有袁崇焕守住了宁远。或许努尔哈赤便完成了他的夙愿。入主中原了。

历史,忆注就是“的件小事就改变了她的方向,成为皆然相收

“皇上不必担心,高第虽然不通军务,但是十几万辽东儿郎是不会坐看家园丢失的!他们一定会坚守到最后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