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天外神铁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天外神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面对人生,我们就处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是选择快乐还是选择忧闷?是选择付出还是选择安逸?是选择物质还是选择真情?是选择信义还是选择奸猾……

人的一生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大到财富、权力、爱情或信仰,小到一个朋友、一本书或一颗纽扣,人们大都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不喜欢“失”,得到总会带来幸福和欢乐,失去只能导致无耐和落寞,然而,我们反过来想想,当我们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能有什么东西呢?我们拥有的一切不都是“得”来的吗?包括那已经失去,或将要失去的,不也都是从有到无的吗?

史---玉---柱说:“一个人一生的所得与他一生的所失相加等于零。”也就是说,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我们失去了多少也就得到了多少,反过来也一样,我们得到了多少也就失去了多少。

当然,前面所说的是针对人的一生而言的,具体到某一件事或某一种情况,还是有得与失的分别的。也就是说,针对某一件事,你做出不同的选择,会有得或者失的结果。

这其中有很复杂的辩证关系,有时候是得小而失大,有时候是失少而得多,有时候看起来是失而实际上是得,有时候看起来是得而其实是失……因此,这就需要一个人在为人处世的时候站在正确的角度,选择正确的方向。

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

不去计算一时一刻的成败和一城一池的得失,全力以赴冲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关注人生竞赛的最终成果,在某一时刻,伫立四顾,发现自己已登上了一座高峰,而过去风光一时、春风得意的人物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山脚下了。�

第三,有所得必有所失容易随波逐流,认同一般的价值观和眼前的实际利益,其得者为有形的世俗利益,其失者为无形的长远价值;有所失必有所得则愿意失去眼前的、实际的利益,甘于寂莫、甘于淡泊、甘于平静,十年面壁,十年磨剑,以图一朝破壁,一剑封喉。

第四,有所得必有所失者只是按一般的标准计算得失和衡量后果,而缺乏深刻的自我反省;有所失必有所得者则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东西有非常清醒的了解,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确立自己想要的,根据自己的弱势来确立自己不想要的,从而主动地避开自己的弱势,绝不为追求那些许多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而强迫改变自己的个性,绝不在自己的短处上与别人竞争,以自己的劣势去抗衡他人的优势,而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最优秀的潜能,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就足以鹤立鸡群,傲视一时。

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者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失掉了人生中无形的然而又是最珍贵的东西,而有所失必有所得者经过长期的困苦、挫折、磨砺、积累,能够获得某种伟大和不朽的人生意义。�

第五,有所得必有所失只达到一种有限的“缺陷感”,知道人生不能十全十美而莫之奈何,便于所得之中寻求满足,在有限事物中了此一生。

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的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

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

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着,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使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也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之后没有了照明,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不时碰壁或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认为自己得到了可能却恰恰是失去了,当你以为自己是失去了却又总会在不期然之中得到。

有所失必有所得则植根于一种深刻的悲剧感: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却追求某种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价值,寻求某种终极归宿,因此,为获得某种超乎动物存在的生活意义,就必须主动舍弃那些无关乎这种意义但又是人作为有限存在物所恋恋不舍的价值。

有了此种悲剧感,面对世俗生活中的耻辱、损害、挫折、失败,便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消化能力和反弹能力。

从上面这五点,可以很是清楚的看出有所得必有所失和有所失必有所得这两句话的不同,所以,不要因为这两句话很是相像,就把它们混为一谈!

有所失,必有所得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总是把失去看作一种悲惨的事,换一种心态,你会发现,失去所带来的,有时要比得到还要珍贵。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有所失必有所得告诉你的就是这种得失人生哲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